1 精神力量
賺錢之前,可以通過“不想要 ”去了解你的“想要 ”。
我不想天天忙忙碌碌,卻賺不了錢;我想要“睡”后收入,就是躺著也能賺錢。
我不想讓性價比成為我買一個東西的理由,而不是因為我喜歡。
我不想要父母等我不在了,我才有錢去孝敬他們。
我不想要成天窩在辦公室;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
我不想要。。。。,我想要。。。。。
2 選擇的力量
一直以來,我都熱衷于做自己的小生意。
本科的時候,我做過新東方的代理;讀研究生的時候,我賣過考研真題;現在,我還做著代購。
這些小生意,不同程度地改變了我的生活,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征:如果我一天不去賣東西,一天就沒有收入。或許賺到了錢,但是精力卻很有限,疲憊不堪。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第一個選擇就是接收相關領域的教育,投資自己的頭腦?,F在可以學習的渠道和方式都很多,不要舍不得錢。
雖然我一直對賺錢這個事情很敏感,但是對理財很陌生,也是我開始學習的原因。
3 關系的力量
周圍總是有一些朋友,說投資這個投資那個,這個股票賺錢,那個基金賺錢的。
我觀察了下周圍投資賺錢的朋友,拿來投資的錢都是閑錢,而且有自己的投資底線。
我比較喜歡和這些“成功”人士多交流,雖然不會讓你一次賺很多,但是一些小建議往往很有用,很省自己的功夫。
4 快速學習的力量
在我第一輪備課的時候,我發現最有效的是名師們的教學視頻。雖然都是同樣的書本內容,但是不同的人講出來就有不同的風格,有些人就是有種神奇的深入淺出的能力。而且,在視頻里面你能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盲點。
書里作者的建議,系統地參加理財的培訓班,這個可以作為后續的考慮。
5 自律的力量
這里面提出了一個很意思的概念,首先支付自己,這是相對于首先支付別人提出的概念。
以前,我每次發工資,都是立馬還信用卡,然后就接著刷信用卡還卡債。最近,學習了一個有效的技巧,每個月固定存10%額外收入。數目不多,也不會影響我的還貸。雖然10%數額不多,但是攢在一起,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錢。
窮人有一些不好習慣,其中一個普遍的壞習慣就是隨便動用儲蓄。富人知道儲蓄只能用于創造更多的收入,而不是用來支付賬單。
我總是動用儲蓄賬戶的錢,這個習慣不好需要改。
書中也提到了開創事業必須的三項能力:現金流管理、人事管理和個人時間管理。
6 建議的力量
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這是最省事最省力的方法。
7 無私的力量
明智的投資者不只看到投資回報率,還應該卡岸到一旦收回投資,就能額外得到資產。
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8 專注的力量
書里面講了朋友兒子,如果利用一筆小的啟動金,賺到屬于自己的一輛車。
在這個故事里面,看到朋友的兒子,抵抗住了買車的誘惑,利用手中的金錢賺更多錢。
輕松的道路往往越走越難,而艱難的道路往往越走越輕。
所以,在你意志薄弱的時候,對那些勾引你花錢、消磨你時間的小想法,堅決說不。
9 神話的力量
找到一個你心中偉大的榜樣,去尋找他的一切資料,閱讀他所發表的文章,閱讀他寫的書,閱讀他們推薦的書。
今年準備開始讀三公子推薦的書籍,把讀書筆記都發在簡書。
10 給予的力量
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先要給予。
如果你想賺錢,就先要和朋友分享你賺錢的方法,這種交流會迸發出更多的思想和靈感。
對別人慷慨一些,別人也會對你慷慨一些。這和要別人尊重你,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一個道理。
后記:重新回到理財這個專題,希望自己可以堅持下去,今年爭取寫50篇理財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