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不會評價自己,就不會評價別人?!?/blockquote>生活中,那些不能認識自我的人,往往處于迷茫狀態,沒有退路,而又無法前進,改變是最困難的事。
在《認知覺醒》這本書中,介紹了7大底層概念和20個成長關鍵詞,幫助我們找到自我改變的原動力,讓改變不再是難題。
這本書的作者周嶺是一位心智探索者,他用自己平日所積累的各種認知經驗寫成此書,和讀者一起開啟認知驅動,走出低效勤奮的陷阱。
1.專注當下
“一個人專注力的高低,可能預示了他今后成就的大小?!?/blockquote>作者提出的自我覺醒第一點,是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這里介紹了情緒專注和學習專注兩個專注點,都能有效幫助我們理解并改變自己的行為。
說到情緒專注,作者提到一種現象:身體做著A,腦子卻想著B。
對于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在上學時期,不專注對我來說,其實還沒有多大影響,但是,到了社會上,這種感覺就越來越明顯了。
除工作之外,因為各方面原因選擇了自考,這個憑著個人毅力的挑戰確實有點難度。剛開始學的時候,不是擔心這個學不來,就是焦慮考試又近了一天。
文中提到這樣分散的注意力會讓自己徒生煩惱、漸生愚鈍,而最好的做法是讓感受回歸行動。
在自己專注于當下,享受當下,做到身心合一時,才是讓思考更深入的力量。
另一種的學習專注,就更讓大部分人感同身受了。埋頭學習,大量讀書,努力到感動自己,有時卻收效甚微。
作者寫道,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我們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沒有正確的方法。
而正確的方法有四個特征:
1)有定義明確的目標,拆分目標并不斷準確定義,更集中精力提高技能。
2)練習時極度專注,做A的時候徹底關注A,做B的時候徹底關注B,兩者間要有非常清晰的分界線。
3)能獲得有效的反饋,想方設法得到外界的反饋,無論好壞,才能讓自己不斷精進,自我反思。
4)始終在拉伸區練習,做讓自己感到有些困難但又可以通過努力來完成的事情,讓自己跳出舒適區,避開困難區。當我們一個個去實踐方法,一點點去改變,一步步向前時,那份沉淀的成長一定是會如影隨形的。
2.學會學習
“既不要太難,也不要太容易,難易適中的地帶才是學習的心流通道?!?/blockquote>書中,作者將學習區域分為三類:舒適區、拉伸區、困難區,而我們最佳學習區,是拉伸區的地帶。
舒適區讓人喪失斗志,困難區則是換一種方法讓人喪失斗志,而拉伸區是最好的過渡段,既不會讓自己容易放棄,又能有所進步。
作者說,“速成是不可能的”,比起一時興起的沖刺,一點點往上爬會持久達到終點。
然而,這樣的分類還不夠,還需要實踐起來,借此文中提了4點方法:
1)將不同事物聯系起來
“不管這個新知識讓人多警醒、使人多震撼,若是無法與已有的知識發生足夠的關聯,它存活不了太久?!?/blockquote>當我們對不同的信息進行關聯時,腦中呈現的知識網會越來越大。由此物聯想到彼物,加深記憶的同時,又構建新的知識點,不失為一種有效方法。
2)用已有的知識解釋新知識
用自己的話概括學到的知識,這在以往看到的其他書中,另外一些作者也提到過,概括能力是很大一部分人必須做到的。
文中提到,“用獨特的視角將一些零散的、獨立的知識、概念或觀點整合為應對這個世界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構建自己的體系?!?/blockquote>通過這種方法,不斷重塑個人認知,建立的體系必然是獨一無二的。
3)獲取外界的反饋
“是否有及時、持續的正向反饋,正是產生學習效果差異的關鍵?!?/blockquote>把知識傳達給別人,讓其他人對自己的表述給出不同的觀點,能夠促進自己的成長,不斷對知識加以研究改正。
4)適當休息
“一個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個只知道沖刺的人,而是一個善于主動休息、保持平衡的人?!?/blockquote>適時停下休息,懂得勞逸結合的人,更懂得放松身心,平衡生活與學習。
將這4種方法運用起來,或許自己也能夠懂學習、會學習、愛學習。
3.調節情緒
“任何能制造壓力的事件,都會擠占我們的心智帶寬?!?/blockquote>情緒的調節能力,在我們處理問題,解決事情的時候,是必不可少的。
這里,作者提出了心智帶寬的概念:
“所謂心智帶寬,就是心智的容量,它支撐著人的認知力、行動力和自控力,而心智帶寬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情緒?!?/blockquote>當我們面對很多繁重工作,自己不自覺地感到焦慮,這個時候心智帶寬就會降低,從而影響自己一整天的心情。
針對這個,文中提到了5個“藥方”:
1)保持環境覺知,理智選擇
2)保持目標覺知,少即是多
3)保持欲望覺知,審視決策
4)保持情緒覺知,謹慎決定
5)保持閑余覺知,自我設限
與此同時,書中寫道,我們的壞情緒的出現,來源于我們的單一視角,對一件事情沒有全方位看待,讓情緒有機可乘,占據我們的感情。
“一個人的性格和脾氣好不好,也取決于他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在這個問題上,作者建議我們成為一臺向上升級、向下兼容的“相機”,同時也給出了幾點建議。
1)勤移動,用不同視角看每個存在問題
2)善學習,借助高人的視角觀察世界
3)要開放,保持客觀,不臆斷,每個事件的背后或許有多方面的原因
4)尋幫助,主動尋求外部的幫助,借助他人的視角克服自己的局限
5)多運動,越是心情不好,想不通,越是要多運動
6)常反思,常說“吾日三省吾身”,每日反思能夠讓自己察覺到是非對錯。當我們不斷前行,努力改變時,才能從情緒怪圈中出來,看到多維度的世界。
這本《認知覺醒》中,有一句話,
“真正的覺醒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渴望,立足長遠,保持耐心,運用認知的力量與時間做朋友。”只有自己心存希望,努力去做,才能讓真正的覺醒近在眼前。
作者簡介:
凌小,從零出發,曉寫文章暮看書。
豆瓣8.3《認知覺醒》:做到自我覺醒,提升自我認知,要知道3個要點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你的境界如果很明朗,你看千里之外的事情都會很明朗。——林清玄 ??? 人類的努力是沒有邊界的,而人的境界更是。 每...
- 今日復盤:每天三件事 回顧、反思、探究、提升 一、今天完成了哪些工作 1、健步走+跑步+拉伸+跳繩9 未進行 周六...
- 現代人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充滿著各種無形的壓力,焦慮、迷茫彷佛成了常態。與其要面對醒過來的痛苦與掙扎,不如選擇用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