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Chan——青少年成長導師,10年國際教育專家,對比研究中外教育及體驗教育,倡導“在經歷中成長”。這是我的【100】系列的第25篇。微信:godfey
今天繼續分享什么是PBL。
昨天談到一個好的PBL項目制學習是設計要符合什么要素,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1)學生的學習目標:重點知識學習,理解力培養和“成功素養”修煉。(見后頁插圖的中心區域)
(2)項目設計的核心要素:有挑戰性的問題,持續的探究,真實性,學生的聲音與選擇,反饋,評論與修改,公開展示的作品。(見后頁插圖中的紅色部分)
今天,重點說說項目設計的核心要素中“項目的真實性”和“反思”這兩點。
1、項目的真實性
教育領域中的“真”,體現在學習內容與“真實世界”的聯系上。真實的學習內容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一個項目的“真”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且常常是這幾個方面的綜合體現。
(1)項目是基于真實的場景。換言之,學生們正嘗試解決的是實際生活中人們會遇到的真實問題(比如:《社區營銷兵法》的兵哥12萬學費的培訓計劃,彥彥設計書店裝修及營銷模式,或者咨詢顧問向企業提出管理建議)。
(2)項目融入了真實的流程、任務、工具以及質量評價標準。例如,學生以專業質量為目標,來計劃一個實驗性調查,或者使用數字編輯軟件來制作一部視頻。
(3)項目會對其他人產生真實的影響。例如,學生們在學校和社區內解決一個特定的需求(比如:設計和推進小區垃圾分類,優化社區的公園,或者幫助城市外來務工的子女),或者創造一些能夠被人們使用或者體驗的事。
(4)項目能夠真實地表達學生生活中關心的問題,包括興趣愛好、文化、身份等。
2、反思
約翰杜威說過:“我們不是從經歷中學習,而是從反思經歷中學習?!彼挠^點持續影響著我們對項目制學習的思考。學生們和我們(導師)都應該在項目的整個進程中,不斷反思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的目的。
這種反思可以是非正式的,比如以課上討論或課下對話的形式。但同時,這些反思應該被包含在項目日志、項目評價、項目關鍵節點的討論及學生作品的公開展示中。
對書本知識的反思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思考如何應用到項目以外的地方。對于成功素養培養的反思,則能夠幫助學生內化這些技能的意義,并為進一步的發展設定目標。
對于項目本身的反思,包括項目的設計和實施,能夠幫助學生厘清下一個項目需改進的地方,也幫助導師們提高項目制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