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選擇,不必是你的?!?/h1>
起初,在身體里的這一份愛,只是自私的,盲目的,我愛我的孩子,而,只因我不曾被寵壞,只想寵壞你,用力寵壞你。
絮絮叨叨的童年:童年的我對母親是很糾結的情感,很想親近,但不敢親近。她唇紅齒白膚若凝脂眼大有神,光是看著她我就很滿足,“我有一個世界上最美的媽媽?!钡?,這樣一個美麗的媽媽的脾氣就不那么美好了。有一次,我和她一起出門,看到一輛卡車,我問了一個關于卡車的形狀的問題,她心情不好正巧我可能又很煩,她就給了我一耳光,我嚇壞了就閉上了停不下的小嘴;有一次,我用蠟筆在家里的門上涂了一堆線條,后來覺得一定會挨罵就賴給了堂弟,事情穿幫了,媽媽打我然后用腳踩在我肚子上硬是要我認錯,我不認她還威脅我不給我吃飯;還有一次,我到她單位玩,她在上班,由她同事帶我玩。記得那個同事很美很溫柔,我被她涂上了她的口紅和眉筆,穿上了白裙子,我幻想自己是一個仙女,美極了,隨著音樂自由搖擺跳起了自創的仙女舞...媽媽過來接我,眼睛睜到很大,提高嗓音“你看看你涂成什么樣子!難看死了?!边€有很多。我很愛我媽媽,但是我真的和她親近不了。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一個類似的媽媽。但若你從童年的我的角度去看看我媽媽,會不會覺得我媽媽很壞?
其實,我媽媽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她每天都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齊齊;她做得一手好菜;她知道每個人的口味也總是能翻花樣讓我們吃得很滿足;我18歲的時候,有一次考試自以為能得很高分但并沒有,我趴在她床邊哭啊哭,我爸說哭有什么用,她跟我爸說“讓她哭吧,她難受,哭完就會好的?!保?3歲我失戀,哭啊哭啊,她在我身邊看著我也肝腸寸斷,說要去幫我找他讓他好好對我,我硬是攔著她說一切都結束了她才沒真的去打電話給前男友。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一個類似的媽媽或者有類似的場景曾出現在你生命中。但若你從我的角度去感受這些事,會不會覺得我媽媽很棒?
近兩年,我才慢慢看到了這所有的一切的背后的愛。成人的愛,很難懂,有時明明硬得像石頭很傷人很粗暴很嚇人,但他們強調這是愛,是愛,是愛;有時明明很暖很可愛很深厚,卻說我不愛你你可以更好或者誰誰誰比你好你別驕傲,心底里卻說這是愛,是愛,也是愛??墒牵@樣的迂回百轉千折的愛,孩子真的能明白嗎?
我們天生具有愛的能力。但為什么很多時候,最親近的人,父母和孩子,夫妻之間不再能感覺到愛,是什么時候我們失去了表達愛的能力?是戀愛中嗎?是教育孩子中嗎?其實都不是,那發生在我們從小長大的過程中,在我們明確表達自己想要多一根棒棒糖被拒絕說“你怎么可以再要?今天吃過了。”,是在我們說小軍有一輛小汽車我也想要時被拒絕說“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你也不看看家里什么條件,什么都要什么都攀比?!?,是在我們說“我不想去上學”時被批判說“你知道家里給你花了多少錢嗎!”時...一次一次,我們學會了隱藏自己的需求,逃避自己的感受,最終成長為和大人們一樣迂回難懂的大人。
那孩子的需求我們都要去滿足嗎?不,那是溺愛。溺愛是犧牲了父母的需求去滿足孩子的需求,時間久了父母會覺得孩子麻煩,討厭孩子,而孩子內心也是無力且不安全的。孩子最后也只能成長為自私、忽略他人感受、輸不起的人。
那到底怎么辦,罵也不是寵也不是...作為讀者的你忘了,你和孩子本就可以從對立關系變成合作關系,就是“雙贏”的關系。
“我希望孩子感覺到我愛他沒有任何條件。”同時,這個聲音始終堅持著。
正因為抱著這樣的信念,我走上了無條件養育之路。但無條件養育是“道”,學起來容易做起來甚難,而“術”才是可以能夠比較容易地被學習到的,即目前唯一符合無條件養育的溝通方式--PET,它顧及父母雙方的需求,找出“雙贏”的溝通模式,讓父母孩子在愛的環境中相依相伴。
摒棄傳統教養方式“獎勵”與“懲罰”,以“人”的角度來養育另一個“人”或許是PET最值得學習的原因。行為心理學中,“獎勵”可以讓動物重復做一件事,強化其行為動機,而“懲罰”可以讓動物減少乃至某行為的不發生,用“獎懲”教育孩子也該如此。這個論點伴隨著傳統教育,深入人心,進入了家家戶戶。無數孩子被如此對待著,你我曾經都不覺得有任何問題。但,這樣的“有效”是真的“對”嗎?這個論點中最關鍵的一個邏輯點,或者說最不能被我認同的一個點是,人=動物=行為,把孩子的“父母認同的或給父母長臉的”行為定義為“好的”行為,夸贊孩子為“好孩子”,把“父母不認同或者讓父母丟臉的”行為定義為“壞的”行為,定義孩子為“壞孩子”,實際上是把孩子整個人等同了孩子的某個行為。PET,則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孩子的“行為”:每個孩子“問題行為”的背后定有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這個角度,幫助父母去看到并更愿意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需求。
“這很難,但仍值得我們全力以赴?!?/h1>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無條件養育這個念頭很美,實施起來很辛苦很累。PET溝通模式這個初衷很好,在學習與更替舊有模式的過程中很尷尬很挫敗。但一切都會是值得的,因為,那本就是人類降生時就自帶而來的能力,無條件的愛與純真無傷害的溝通模式。
愿你我永遠記得這份愛,因為我們本就是這份愛。上路吧,和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