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看《冰心詩文精選》,今日才讀完,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過之后的感受。
冰心這個女作家我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小時候她的一篇《小橘燈》就讓我們認識了這位女作家。
為了更好的理解她的作品,我選了學生版本的。
通過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冰心。五四運動開始,她才“棄醫從文”,這點倒和魯迅先生極為相像。
書中節選了她寫的美文隨筆,寄小讀者(節選),再寄小讀者(節選),我的自傳,關于女人,關于男人,詩歌。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就是她的自傳。她描述了從小到大的生活求學回國之路。還喜歡她在《關于男人》中寫到的他的老伴吳文藻的故事。
她在《我的大學生涯》中寫到
在男校上課時,我們就都到男校所在地的盔甲廠去。當時男女合校還是一件很新鮮的事,因此我們都很拘謹。...一般上課時我們都安靜地坐在第一排,但當坐在我們后面的男同學,把腳放在我們椅子下面的橫杠上,簌簌抖動的時候,我們就使勁兒地把椅子往前一拉,他們的腳就忽然砰的一聲砸到了地上。我們自然沒有回頭,但都忍住笑,不知道他們伸出舌頭笑了沒有?
這段的描述文筆簡潔清新,卻把大學時代年輕調皮的狀態完整地展現了出來。
還有在《山中雜記》中寫的是關于冰心留學期間在沙穣養病期間和病友之間的故事:
休息的時間,是萬事不許作的。每天午后的這兩點鐘,乏倦時覺得需要,睡不著的時候,覺得白天強臥在床上,真是無聊。...我無論如何淘氣,也不敢大犯規矩,只到看書為止。而璧這個女孩子,往往悄悄的起來,抱膝坐在床上,逗引著別人談笑。
這一天她又坐起來,看看無人,便指手畫腳的學起醫生來。大家正臥著看著她笑,看護婦已遠遠的來了。她的床正對著甬道,臥下已來不及,只得仍舊皺眉地坐著。
看護婦走到廊上。她問璧說:“你怎么不躺下?”璧笑說:“我胃不好,不住的打嗝,躺下就難受。”...看護婦沉吟了一會便走出去。璧回首看著我們,抱頭笑說:“你們等著,這一下子我完了!”
果然看見看護婦端著一杯藥進來,杯中泡泡作聲。璧只得接過,皺眉四顧。我們都用氈子藏著臉,暗暗的笑得喘不過氣來。
看護婦看著她一口氣喝完了,才又慢慢出去。璧頹然的兩手捧著胸口臥了下去,似哭似笑的說:“天呵!好酸!”
她以后不再胡說了,無病吃藥是怎樣難堪的事。大家談起,都快意,拍手笑說:“她得了刑罰了!”
看這就是冰心,即使生病住院了,和病友都如此可愛。相互調侃。
再寫到她丈夫吳文藻最后一次生病住院到最后的離世,我對她的文字描述印象深刻。
她是這樣寫的:
文藻終于在一九八五年七月三日最后一次住進北京醫院,再也沒有出來了。他的床前,一直都是我們的第二代,第三代的孩子們在守護,我行動不便,自己還要人照顧,便也不能像一九四二年他患肺炎時那樣,日夜守在他旁邊了。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早晨,我們的兒子吳平從醫院里打電話回來告訴我說“爹爹已于早上六十二十分逝世了!”
九月二十七日下午,除了我之外,一家大小和近親密友在北京醫院的一間小廳里,開了一個小型的告別會,這小型的告別會后,遺體便送到八寶山火化
這段語言里文字表述的也很簡單,雖然冰心內心是痛苦的,但寫出來給我的感覺像在寫別人一樣平靜。但是她把她丈夫上次得肺炎的時間都記得如此清楚,可見她對吳文藻懷有深厚的愛。
冰心的文字總是那樣自然,沒有過多的裝飾,流露著她內心的純真,蘊含著體味人生的深切感悟。
沈從文評價她說:“冰心女士所寫的愛,乃離去情欲的愛,一種母性的憐憫。”
連冰心自己在文中都說:“這里記下的都是真人真事,也許都是凡人小事。但這些小事,軼事,總使我永志不忘,我愿意把這些軼事自由酣暢地寫出來,只為怡悅自己。”但同時,她也說到:“但從我作為讀者的經驗來說,當作者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的怡悅自己的文字,也往往會怡悅讀者的。”
我覺得這句話說的挺好的,只要是充滿真情實感的文章,定能引起共鳴。適合學習寫作的朋友共勉。
冰心活了九十九歲,即使年輕的時候一直有吐血這個毛病,但我想一定是她積極的心態,才讓她活成了世紀老人。
我覺得我們除了要學習她的文章,更要學習她的那種精神,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和她的文章榮為一體。
她總是希望自己能是天真無邪的,永遠能像孩子般單純地看待這個世界童心未泯。
巴金也曾這樣評價冰心:“我們喜歡冰心,跟著她愛星星,愛大海,我這個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溫暖,找到失去的母愛。”
在她的自傳里,我才明白她能留學美國并非靠的父母,雖然她父親是海軍軍官。后來任上海海道測量局局長。
當時她所在的燕大女校和美國也就是她后來留學的學校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結成“姐妹學校”,成績優異的她可以享受到威爾斯利給她的兩年獎學金讓她去讀碩士。
想到在那個戰火紛爭的年代,做到成績優異得以保送,那是對學習保有足夠的熱情。熱愛學習在那個年代不易才顯得彌足珍貴。
冰心熱愛學習的精神,也感染到了我,我想也會感染到所有看過她作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