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帶兒子去上輪滑課,這是他的第四節課,從開始的站立、行走培訓到今天可以正式學習輪滑的基本動作了。
課是下午6點半開始,6點左右就陸陸續續來人了,家長背個大包包,里面都是一些輪滑裝備之類,手里還伶個小包,里面是一些水杯,紙巾之類的東西,有的家長還加上一個折疊登,方便孩子休息的時候坐坐。這些家長爸爸媽媽居多,有的是年長一些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看到幾個是姥姥和媽媽一同帶孩子過來。
正式上課之前是20分鐘熱身,教練把所有孩子集中在廣場中央開始跑步,做操。旁邊是一塊高級班的場地,兩個小姑娘練著高難度的動作,也沒有帶護具,更不用熱身了,她們的優雅的動作引來一起人的旁觀。
家長們早早從包里把護具、鞋子拿了出來。就等著們孩子熱身完畢,最快速度穿起來。
兩個家長的穿起來總是快一些,左腿右腿一人負責一邊,孩子在中間感覺像個小小的明星。
孩子根據掌握水平的不同被分在不同的場地,初學班、小班、中班、高級班。
我兒子現在屬于小班,自然關注這邊的情況多一些。
教練是一位女生,20歲初頭的樣子,長發扎了起來,帶個黑邊眼鏡,說話聲音就是唱獅子座的歌手曾軼可,腔調很小,說快來我也聽不懂講的什么。
“每個人圍繞場地轉三圈,然后到我這里報到”,伴隨教練的話,訓練正式開始。
有滑的快的,有滑的慢的,總歸都到教練這里集合了。孩子們排成一排,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
“第一個,開始做動作”教練指著左起第一個小朋友,口里喊著口號“1、2、3、4”
“第二個、、”
“第三個,怎么回事,把重心落在左腿上”,教練又重復了一遍”重心落在左腳上”,這孩子聽后也是一臉茫然,不知該怎么做好,看個頭也就4歲左右的樣子。
場地外的一個大媽在那低估,你說孩子能知道重心是什么意思嗎?
“其實教練應該讓其它暫時沒有輪到的孩子做其它訓練任務”
“孩子的名字怎么能用數字來代替呢?”
“這個教練最不行,不如昨天的那個好”
“你看那邊那個穿黑色裙子的教練,怎么練個工作也不穿”
家長們在一旁閑聊起來。
“抬頭右腳,慢大步”
“小手背后面”
“轉彎的時候慢一點啊”
家長們有時也開始指導起來。這突然讓我想起了中國足協領導下的中國足球。
孩子們在排成一條直線的時候,在后面的一個小女生在和一小男生爭位置的時候突然倒了,哭了起來,教練因為注意前面的情況沒有及時看到。家長怒氣沖沖的進入場地,手拍打了一下小男生,“你怎么回事,有什么這樣的嗎”,小男生被驚住了,一時不敢言語也委屈的樣子,男子趕緊抱起女兒,母親也進入了場地。
這時教練過來,剛要開口,男子聲色俱厲的說道“你沒有看見嗎?她都哭了,你也不管”
教練似乎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男子抱著女兒去場地外,不停的哄女兒開心。
場地上時不時傳來小朋友們摔倒的聲音,伴隨著教練嚴歷的數字1、2、3,又都屁顛屁顛的迅速爬起來。
當下的孩子金貴,當下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個寶,當下的孩子在家里倍受尊重,我想了一下,教練如果都像家長一樣對待孩子的態度去上課,這個課會變成什么樣子。
何況這些孩子們遲早要步入社會,孩子的尊重是要靠自己的實力得到的。
其實教練也好,家長也罷,都換位思考一下,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