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人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掛在嘴上,意在強調現實有著種種不如人意,完全不如想象中的美好。他們以此來感慨人生的無奈,也原諒了自己的得過且過,懶散怠惰。
見過太多蹉跎了一生的人,這些人常常是看起來還不乏聰明靈秀,卻最終虛度歲月,年華老去,一事無成,讓本可以豐滿的人生保持了恒久的骨感。
其實只要他們從人生的某一個時刻堅定了自己的理想,朝著能實現自己理想的方向全力行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撞南墻不回頭的精神奮力拼搏,那么他們的人生就完全會是另外一幅樣子。
如果你責備他們不夠努力,不夠拼命,他們往往有一大堆理由等著你,來告訴你是因為現實條件的種種限制,才會有了他們今天的人生慘劇。
在他心里,人生之所以到現在依然灰暗一片,是因為現實太過骨感,沒有給他足夠的可以支撐他成功的條件。
可是他卻忘了一點,正因為現實很骨感,理想才要更豐滿啊!
沒有傲人的資本,沒有祖輩的蔭庇,沒有上司的垂青,才更不能有絲毫的懈怠,而更要揚起理想的風帆,以加倍的努力奔赴向前啊!
其實他們并不清楚導致他們失敗的最大因素,恰恰不是現實的骨感,而是理想的骨感。
正因為沒有豐盈的理想,所以才在每一天得過且過,茍且度日,對人生不做長遠的規劃,對事業沒有執著的追求,對困難沒有超越的勇氣,這才是導致他人生灰暗的理由啊!
連理想都如此骨感,現實怎么能豐滿?!
能取得成功,尤其是耀眼的成功的,都是在骨感的現實中依然有豐滿的理想的人。
曾經王寶強是的現實也十分骨感,他沒有驕人的文憑,只上過小學;沒有帥氣的容貌,長相甚至算不上平平;沒有可以依靠的家庭背景,出身是最普通的農民家庭。
如果他要抱怨現實的骨感,不去成就自己的理想,那么現在的演藝界就不會有這樣一位獨具特色的耀眼影星了。
他的成功就在于他的“理想很豐滿”,并且甘愿為了這豐滿的理想,去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所有,去付出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
很小的時候王寶強就堅定了當演員的理想,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8歲就奔赴少林學武術,14歲就闖蕩北京找機會,大冬天早上5點就起床跑步去北影,為了生計在大熱天去搬磚,為了當好替身不惜一次又一次被弄鼻青臉腫。
最初的一次次艱辛付出都幾乎沒有絲毫的收獲,那時的現實對王寶強來說是超乎尋常的“骨感”,骨感到連吃個饅頭都需要賒賬。好不容易冒著生命危險主演了一部影片《盲井》,卻最終未能上映。
這些“骨感”的現實,都足以一次次澆滅王寶強心中的理想之火。但是理想豐滿、意志堅定的人,是能一次次超越骨感的現實,一次次經受殘酷的考驗,一次次戰勝自己的脆弱,執著不渝地堅守自己的理想,最后成就輝煌的人生的。
殘奧會短跑冠軍艾米·穆林斯出生時小腿就沒有長腓骨,1歲時家人被家人帶著截掉了膝蓋以下的小腿,穆林斯的現實堪比常人“骨感”幾千倍,但是這個天賦異稟的女子,并沒有被現實的骨感打倒,而是在對未來充滿了豐滿的憧憬下開始了自己的不同尋常的人生之旅。
在很多殘疾人都一輩子哀嘆命運對自己的不公的時候,穆林斯卻以罕見的毅力在奔跑。1996年,沒有雙腿的艾米·穆林斯在她20歲時參加了美國亞特蘭大殘奧會,并創下兩項世界紀錄:女子100米跑和女子跳遠。她穿著J型假肢,在運動場上穿梭,奔走如脫韁的野馬。
在生活中穆林斯會帶著20副用于不同場所的假腿,甚至還有穿高跟鞋用的。她穿著不同的假腿展示著自己無與倫比超凡脫俗的美。穆林斯認為,漂亮更多取決于一個人的內心,腿沒了,精神的翅膀不能沒有。
穆林斯后來還身兼模特、演員、活動家等多重身份。這個本來最應該忍受“骨感”生活的女子,卻因為理想的豐盈創出了比普通人豐滿幾十倍的人生。
那些有輝煌燦爛人生的人,并不是一開始就有優越的現實,他們也都經歷過“骨感”的人生,最終靠著豐滿的理想的指引才有了今日的一切成功。
當理想豐滿而堅定的時候,人的行為就有了一個方向,如同向日葵向著陽光生長,我們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會全力以赴朝著理想的方向集聚力量,最終就會徹底改變自己貧瘠的現實。
當你想要改變“骨感”的現實時,請先讓你的理想保持應有的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