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產運行管理系統用于公司的日常生產調度管理,實現對生產成本的實時控制與分析、調度管理的綜合分析和決策支持、工藝管理的綜合評價與及時記錄考核、各種事故下自動彈出的事故處理預案以及綜合能耗控制等,從而提高生產效率,規范車間的各項正常管理、統一車間的信息化管理,加強操作的標準化程度和改善產品質量。為實施MES打下堅實的基礎。
? 由于生產運行管理系統主要面向生產層,它將隨著工藝流程以及管理方式的改變而變化,因此,為了使得該系統不但能夠滿足當前的需要,還能適應未來的發展,系統應采用面向對象的組件式開發,在系統的技術框架中采用多層體系結構,從而使系統具有業務變化的適應性。
? 生產運行管理系統總體框架由“一個中心、一個門戶、三個系統支撐平臺和兩個核心平臺”構成。一個中心指數據中心;一個門戶指綜合信息門戶、三個系統支撐平臺指安全管理平臺、數據交換平臺和系統監控和管理平臺;兩個核心平臺指基礎信息平臺和核心應用平臺。
? 數據中心用來保存生產運行管理系統中的所有數據。由于生產運行管理系統所設計的數據資源類型復雜,包括關鍵生產設備數據、生產運行數據、將來的遙感影像等多種類型數據,數據量大、相關性強、一致性要求高。因此,要求建立信息標準來統一進行數據管理,并且在統一合理的數據庫規范基礎上,指導基礎數據庫建設。在建設數據倉庫的過程中,需定義出邏輯結構、物理結構、倉庫模型、融合策略、軟硬件環境、信息流程以及功能模塊和實現方法等。
? 基礎信息平臺是生產運行調度人員進行數據與信息管理的基礎平臺,負責對數據中心數據模型的維護、基礎信息的更新與管理。
? 數據通過數據交換平臺與其它系統進行數據共享、交換,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數據更新機制。
? 核心應用平臺用于日常生產監督、生產調度,生產計劃編制、計劃下達,成本核算以及統計分析等。
? 綜合信息門戶為系統內外用戶提供了一致的信息訪問方式。生產運行管理系統將形成用戶端、接入管理層、業務邏輯層與數據存儲層,在安全平臺提供的身份認證服務的支持下,系統可通過不同渠道如內部網站、客戶端、通信網關、呼叫中心等形式為各種用戶終端提供服務,從而保障同一身份的用戶從不同渠道進入系統時,可獲得一致的信息。
? 系統監控與管理平臺實現對系統的穩定性、可擴展性、開放性、規范性、安全性、可靠性等進行維護管理。監控是其關鍵應用,可以分為系統級監控(技術平臺、主機、數據庫、網絡、應用程序等)、應用監控、數據傳輸監控、告警處理等幾個層次。
? 應用系統的安全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管理,如數據、訪問權限、功能權限、分析權限、數據交換、加密、身份認證等。由于內部涉及的多個子系統,外部未來也要與眾多的其他系統進行信息交換,在采用專門的安全平臺來保障整體安全的同時,還在應用系統內建立安全管理平臺,與系統監控管理平臺配合,主要用于維護數據與應用層面的安全,同時通過該平臺維護自身的安全參數,設置防護等級與加載常用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