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八日,連續(xù)多日炙熱難耐的高溫天氣,經(jīng)過昨天下午一場大雨,溫度下降了許多。往日一動就汗流浹背的天氣,可是半個世紀以來少見的天氣。
中午九點四十分左右,我們驅(qū)車經(jīng)過西寶高速,寶漢高速在隴縣下車,在縣城美食城品嘗了當?shù)靥厣拿媸澈螅?jīng)過了一個多小時行駛,汽車被工作人員示意停車,才知道是要驗收門票啦。由于知道景點門票因為年齡會有打折扣的,結果,工作人員告知65歲以上全免費,六十歲不出售半票。
不打折也不影響前往。車子行駛在去景區(qū)的公路上,兩面山峰翠綠無比,路邊大片的向日葵花金燦燦從視線中消失又出現(xiàn)。雖然沒有太白山的險峻,幾十里前行的風光,讓人感到關山草原上的山脈,正如隴州兒女一樣溫和,豐滿,獨特,清涼。
搖下車窗玻璃,一陣涼爽的風撲面而來,似乎久違了。盛夏時節(jié),這里的空氣竟然如此清涼和靜美。難怪滿山的植被油畫一般新鮮,沒有受到太陽照射一樣的真切。
草原在流動中展現(xiàn)出她獨有的貌:“關山六月猶凝霜,野老三春不見花”。高寒氣候使關山草原氣溫涼爽溫潤。年無明顯夏季,春秋相連,冬季較長,雨量充沛,草甸豐茂,坡緩谷闊,山頂渾圓,山脊起伏,綠茵似毯,綿延廣布.流水遍地,曲折蜿蜒于寬谷之中,沒有任何人為污染。水質(zhì)清澈,流量穩(wěn)定,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
我們被這美景吸引了。下車近距離的欣賞這人間美景,山地草原上的牛羊,成群結隊的馬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覓食,羊兒你追我趕的在食草。一對對旅游的情侶們,或紅或綠,或用厚厚的衣服遮擋這里依稀小雨和秋寒般的滲意,腳下被草原上水珠愜意地親吻,猶如從頭到腳的涼快。
這不就是陜西的世外桃源嗎?如此涼爽,沒有絲毫的環(huán)境污染,每一處景點都有她的來龍去脈,讓人立馬感到,這里不僅僅是茂密的草原,這里更是深厚的歷史文化體驗地。
舉目望去,整個視野都是美好。雖然今天不是艷陽高照,但是,密云籠罩下的草原,更是一番滋味。一座座山頭,都戴著舒適的云的帽子,我們徒步前去,面部就被落下來的雨珠輕輕吻過。好愜意的草原淋浴,絕無僅有的感覺,既有風景,又有感受,好想和草原一起,不忍離開。
關山草原,由山勢渾圓的峰丘、梁脊、寬谷、緩坡勾勒出景區(qū)的景觀骨架;由連片的林木和草甸草地構成景區(qū)的景觀主色調(diào);由潺潺溪流和清澈潭池構成景區(qū)的景觀脈搏;由藍天白云以及各種天象構成景區(qū)的景觀襯托;由清新的空氣和涼爽宜人的氣候構成景區(qū)的景觀氛圍。
關山草原相異于南部的秦嶺山地和東、北、西部的黃土高原,山巒起伏無尖峰突兀之勢,河谷開闊有柔和曲線之美,密林綿延盡顯蒼翠之色,綠草鋪地呈送秀麗純樸之風,溪流蛇曲,天藍云白,空氣清新,景觀層次十分豐富,構圖和諧,奇特優(yōu)美。因此關山草原呈現(xiàn)協(xié)調(diào)之美、秀麗之韻。
看見如此美好的關山草原,我們一定想知道她的歷史沉淀和厚重文化,這必將是這座草原的永久的靈魂和骨感美的內(nèi)在。
相傳西周初年,秦人先祖非子就在汧渭之間為周王室飼牧養(yǎng)馬,“馬大蕃息”,功績卓著,周孝王8年就是公元前890年被封為食邑,建城于隴縣牙科鄉(xiāng)磨兒塬。
公元前776年,秦襄公遷建汧邑,位于隴縣東南鄉(xiāng)鄭家溝塬,公元前770年,襄公護送周王室東遷洛邑,有功于周平王,被正式封為諸侯,汧邑成為秦國第一個都城持續(xù)到公元前762年,長達14年,秦人在隴山山地草原由畜牧業(yè)起步,完成了從游牧向農(nóng)業(yè)民族的轉(zhuǎn)變過程;也正是在千河平原建立了諸侯國,走向了關中平原,進而統(tǒng)一了全國。
因此,隴山山地和千河流域是秦文化的發(fā)揚地,也是中華民族統(tǒng)一的漢文化形成的發(fā)源地之一。
秦統(tǒng)一后,隴山千河之地雖成為一普通的州縣,但仍為西北之門戶,巖疆重地,系全秦之安危,被視為“咽喉呼吸之關,鎖鑰關鍵之固”的兵家必爭之地。
漢王朝初期,北疆游牧民族統(tǒng)一于匈奴軍事帝國,占有很大軍事優(yōu)勢,漢王朝被迫采取“和親”之策,以勉其掠州奪郡。漢武帝時轉(zhuǎn)為戰(zhàn)略反攻,終于挫敗匈奴,奠定了中國的疆域基業(yè)。漢匈之戰(zhàn)是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與關山草原密切相連。漢王朝軍事力量的強大,除得益于文景之治國力大增外,還憑借于作戰(zhàn)軍隊完成了由步兵為主向騎兵為主的轉(zhuǎn)變,大范圍機動作戰(zhàn)能力的形成。而當時的隴山地區(qū),是漢王朝北擴前擁有的重要牧區(qū),西域傳入的良馬佳駒在這里得以繁衍,滿足了軍事活動的需要。據(jù)說漢代時關山一帶牧養(yǎng)的馬匹達30多萬匹。霍去病20歲第一次率萬余精騎出擊匈奴,就是過關山出隴西,沿祁連山直趨西北,長途奔襲,凱旋而歸。盛唐之時,關山牧馬業(yè)更為發(fā)達,朝廷設立了隴右牧馬監(jiān),王候?qū)⑾嗟乃侥烈捕喾硼B(yǎng)于此。中國歷史的漢唐雄風之中必然也包括源于關山草原的漢唐朝駿馬的雄姿。
唐代以后,牧馬業(yè)逐漸衰退。1958年隴縣在這里建起了國營關山馬場,引進吉爾吉斯母馬,選用拉脫維亞公馬進行雜交改良,培育出了“關中馬”,使這里的馬群重現(xiàn)漢唐馬的外形特點。
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蘊,怎么能不讓人在這草原上流連忘返?
我遠看這雖無尖峰突兀之勢,但倍有秀麗純樸之風,既不同南部秦嶺山地,也不同于周圍黃土高原,“隴板滿目皆千仞,唯有關山以秀媚”;十分開闊和緩的U型剖面,無明顯谷緣線和坡腳線,形態(tài)富含柔和曲線之美;仰視山頂綠樹戴帽郁郁蔥蔥,俯視山巒林海綿延層巒疊翠,近視林中藤密灌旺空氣清新美;集中于谷底山坡,連片分布,質(zhì)優(yōu)量大,氣勢恢弘,在曖溫帶山地少見,在東部季風區(qū)罕見,驅(qū)馬奔馳,草地漫步,席地小憩,妙不可言的享受美;河流與山谷林草景觀特色相得益彰,無涌泉急瀑,但曲流潺潺,嫵媚優(yōu)美,更添景觀秀麗之色美;天象景觀獨特多樣,我遐想關山雪“遠接洮西千里白”,關山月“明月照關山,秋風人未還”,關山日“旭日噴薄灑金光”,關山霧“蒙罩山丘如仙境”,關山雨“如絲如竹傾情趣”,關山天“藍草綠云顯美景”。我如癡如醉!
關山草原猶如“塞內(nèi)邊疆”,想必春季草原鵝黃,夏季山花爛漫,秋季層林盡染,冬季白雪皚皚,四季更替,景色秀麗、氣象萬千、恢宏壯觀,實乃人間仙境。
我和孩子們徜徉在這綠山流水的關山草原上,放眼望去,群山競秀,溪壑密布,林木參天,草場綿延不絕。森林沿圓潤柔和的山體從上到下呈放射狀分布,與廣闊肥腴的草原相間,形成了獨特的地理形態(tài)。組成草原的山巒重重疊疊,蜿蜒起伏,和舒緩寬闊的山谷坡地密切銜接,延綿不斷。幽澗水澤穿行于腹地,或囤積成片分布在大大小小的草坡上,或森林間,使得草原地面表層常年濕潤無比。踩在青翠碧綠的草面上,被地表的柔軟和從鞋子周圍緩緩溢出的水感到驚訝。
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歷史,每一片草原,都會說出她的前世今生。如今的關山草原,已經(jīng)是景點星羅棋布,游人如織,特別是幾十公里的專用公路,組成的一道靚麗的旅游觀賞線,逐步把游人帶入草原仙境。。
到了下午四點左右,草原上的溫度已經(jīng)到了深秋季節(jié),我的身上不時感到好冷。不得不做出離開草原的決定。一路返回,那些被碧綠籠罩的廣袤無垠的草原,厚重的擺動身軀,用一道道山川和成群結隊的牛羊,歡送著離去的游人!
關山草原,你真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