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這本書是因為書名,喜歡這本書是因為故事。
買這本書是去年寒假,本來打算寒假的時候把它看完,后來看了開頭,看不下去,就沒有看下去。今年暑假,看完了《蘇菲的世界》,重新拿起了《島上書店》這本書,卻在一天內將它看完,想盡快看完這本書的心情隨著故事的發展而迫不及待。
說不出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只能從喜歡的只言片語談一談喜歡。
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什么時候,你會驅車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你會遇上他(她)。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
這是書中店主與出版社女業務員婚禮上出現的一段話。這段話是摘自他們兩個人共同喜歡的一本書——《遲暮花開》,他們也是因為這本書相識相愛。
女業務員在與店主相愛前,她一直在尋找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島上書店》的開頭便寫到女業務員與網友的約會,她拒絕再次與該網友約會的原因是她從他們一起吃飯點菜以及喜歡的書籍上,發現他們沒有共同點這個事實。
而店主在沒有收養那個小孩子之前,他因為失去了愛妻而對生活絕望,他孤僻,開店賣書,卻只賣自己喜歡的書,而他喜歡的書卻極少。書店陷入危機,除了島與外界隔絕,客源少這個原因外,與店主的性情脫不了干系。
我想,店主與女業務員之所以喜歡《遲暮花開》,以及在婚禮念那段文字的原因是,他們在沒有愛上彼此之前,愛情失利,使他們如那段文字所描述,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獨來獨往。因為對方的出現,他(她)被愛了,并且不再孤獨。
或許應該說,這個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的世界上,我們都在尋找那個能與自己的心、靈魂合拍的人,但是光線太過亮麗,人過多,我們觸碰不到他人的心與靈魂,更別說,發現那顆與自己合拍的心。最后,我們孤獨,我們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而文字是最接近靈魂的東西。女業務員與店主便是在別人的文字里尋到了與自己靈魂合拍的那個人。
書店里吸引該來的人來,像A.J.和阿米莉亞那樣的好人。我喜歡跟喜歡討論書的人討論書。我喜歡紙,我喜歡紙的手感,我喜歡書插在褲子后兜里的感覺。我還喜歡新書的味道。
這一段是故事里的一個警察的告白。他本來不喜歡讀書。因為他想找個理由經常來書店看店主和那個小孩子,他開始看店主介紹的書,慢慢地,他喜歡上讀書,而且還舉辦了警局的讀書會,使更多警察喜歡上讀書。而書中因為想幫助店主照顧小孩子而喜歡上讀書的還有島上的其他婦女島民,她們原本擔心店主照顧不了小孩子,而前來傳授經驗,慢慢著,她們也開始看書,而且帶領她們的小孩子看書。
有人說,喜歡看書都壞不到哪里去。而《島上書店》便驗證了這句話,書店吸引了該來的人來,而該來的人是好人。這些心地善良的人本著幫助人的心來到書店,便因此喜歡書。
不害怕死,他想,但是有點害怕我所處的這一階段。每一天,我都少了一點。今天,我沒有言語但有思想,明天,我將是沒有思想的軀體。
這一段話是店主生病在接受治療時的獨白。店主在生病的時候,仍然堅持看書,看不了紙質的,他便開始看他之前所不喜歡的電子版,看不了長篇的,他便看短篇的,看不了書的時候,他便開始寫。在這個時候,他仍然對生命充滿希望,作者是這樣描述店主生病時的心態:他已經讀得夠多的了,知道沒有一部全集里的每個故事都是完美的。有些成功了,有些差點。幸運的話,會有一部出色之作。到最后,人們會記住那些出色之作,而對出色之作,他們不會記得很久。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每一個生命其實就是一部全集,我們的生命不會都是完美的,即使是出色的生命,人們也不會記得很久。對待生命里的那些不幸,我們應該以平常心對待。但是,對于一個熱愛書籍,有自己的思想的人,他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自己慢慢地無法表達思想,最后成為一個沒有思想的軀體。
島上書店的招牌是“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或許真如書的背封面所述:這本書提醒了我們,愛與被愛的能力、付出與接受的意愿,能拯救于孤獨絕境中的我們。但是,這本書堅定了我以往的想法,善良會讓我們變得更加純粹,純粹為了幫助某個人,純粹為了生存,但是就是因為這份純粹讓我們慢慢看清了自己,慢慢摒棄自己的偏執,接受自己之前所不能接受的,從而與世界接軌。而書籍讓我們更加善良,更是讓我們看到與自己靈魂相通的人,從而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