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心中有了一個作家夢。也知道既然是個夢,實現起來就很困難。所以,從來沒有為了作家夢付出一點實在的努力,連堅持的練筆也沒有。自然,夢就離我更加遙遠了。
還好,今年開始加入社群,持續練筆,似乎有了一點點小成績。最近又有幸加入貓姐的讀書群,共讀了第一本好書《成為作家》,才知道,只要按照書中的方法,成為作家,So Easy!
《成為作家》是一本1934年出版、至今長盛不衰的書。作者本身既是作家,又是編輯,還是書評人。因此,本書能從作家、編輯、書評人的角度出發,講述如何成為作家。
書的一開始并沒有急不可耐地上干貨,而是從寫作者的心理出發,讓他們正視困難,培養自己成為像作家的人。然后,作者才上干貨,告訴讀者如何循序漸進地練習寫作技巧,最終成為一名作家。
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一章,學會重新看世界。在開始持續寫作之前,我已經退化成一個對生活不再充滿熱情、充滿好奇的狀態,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
開始寫作后,由于寫作素材的匱乏,我才開始用另一種眼光看世界:以前嗤之以鼻的閑聊,我聽得津津有味;以前習以為常的事情,我開始思考背后的原因。生活中的小確幸、小感動、小糾紛,家長里短,八卦新聞,都成為我寫作的素材。甚至我心里還想把爺爺和爸爸的十個兄弟姐妹的故事都寫下來。
今天晚上在為孩子刷洗澡桶的時候,看著一片黑從一點干凈,到全部干凈,我突然想到了心理學上的“破窗理論”,想到了送小女孩白衣服改變整個家庭的故事。這種思維,是以前我根本想不到的。
女兒手被我放的蚊香燙了個泡,媽媽一會兒念叨我不該亂放蚊香,一會兒又怪爸爸不該逗孩子到那里去,一會兒又說孩子沒長眼睛。她重復念了三四次,以前的我只會跟她懟回去。但現在的我,冷靜思考為什么:她心疼孩子,所以反復念。但她這樣念叨,不僅無助于孩子減輕痛苦,反而讓孩子更加煩躁。
看,這就是重新看世界后,世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新面目。
來吧,跟貓姐讀書會一起讀書,在貓姐的帶領下,成為作家,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