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時常在想,做這些工作的人,每天都會是怎樣的心情?
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總是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上班族,有時,明明是同一個崗位,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工作態度,就拿今天下午醫保辦理業務的兩位來說:對接我的,冷淡平靜,沒有多余的話,也感受不到他的熱情;另外一位咨詢業務的工作人員,耐心平和,溫文爾雅。
記得有那么一句話:我們對于他人的態度只有兩種評價,要么是謙卑,要么是高傲,我們想當然的認為只要不是謙卑,那就一定是高傲,其實還有一種叫做不卑不亢。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不卑不亢,可是一著急,就會讓人感覺很強勢,連自己都可以感受到語言和態度的壓迫性。事后總是在反省,會不會讓對方覺得自己很高傲,不好相處?總是再三叮囑自己:不卑不亢,要做一個溫柔的人。
2
什么樣的工作才是有意義的?
對應工作類別,有執念,希望可以從事工作內容可量化的技術工種。覺得只有這樣的工作才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其實無論做怎樣的工作,自我的價值都需要靠自己去肯定。
做服裝導購的姐姐,一年內升到店長,工資翻了一倍不說,整個人的氣質和氣場都與以往大不相同,屹然一副女強人模樣,記憶中那個因結婚事宜和我哭訴的小女人,仿佛不是她,而我也被她嫌棄工資好低。
想起一則新聞:在北京的一位煎餅攤大媽,被客人懷疑少加雞蛋,阿姨怒懟“我月入三萬,怎么會少你一個雞蛋?”底氣十足,我本分做生意,你正經上班,咱們誰也別看不起誰。
如此看來,任何工作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工作的價值并不是個人意志而轉移,個人的價值也不因工作的種類而有分好低,更多的是靠自己去創造,再平凡的崗位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作為。
3
前些天在hi的home群里,談論起工作以及離職的話題,大家訴說著自己職業的現狀,包括過往的工作經歷以及跳槽離職的時期。雖不曾發聲,但默默看下來,觸動也很大,感覺就像是自己特殊個例的存在,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這樣或那樣的迷茫個焦慮,這是成長的必經之旅,跨越過去,方能成長。
我現在的工作內容,事務細碎而繁瑣,而且不能量化,每天都是固定重復,如《心流》所述,一直都處在熵增的狀態,很難有心流產生。因為這個事,發過牢騷,燕芳告訴我:就算是細碎繁瑣的重復,我們也可以總結出做事的規律,然后找到提高效率的辦法,從而節省更多的時間。語昕告訴我:就像自己每次講課都是重復的內容,但是每次講課都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演講能力提升多少,和學生互動反響如何等,就把自己的收獲給量化了,同時也會體驗到付出的意義,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自己給自己提要求。
想起一則寓言故事:三位砌墻工人對自己的工作分別概述為砌墻、建造宮殿、建設美麗的城市,最后他們的命運分別為砌墻工人、包工頭、建筑師。的確如此,你看到的世界,其實就是你內心的世界,如果我們內心美好和善良,那這個世界就是美好和善良的;如果我們內心對自己工作充滿肯定,那我們的工作就是有意義和價值的。
讓自己變得更好,從悅納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