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個世界上,我不知道有多少和我一樣的人,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是一個容易臉紅又非常內向安靜的姑娘,這看著好像很美好的修飾呢,可現實里其實一點兒也不美好。因為安安靜靜的,不會怎么說話,遭受過許多忽視與議論。
? ? ? ? 他們總對我說:“你太內向了,你應該鍛煉鍛煉。”“你怎么一句話也講”諸如此類。如果可以,我何嘗不想讓你們覺得我很外向呢?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就是沒有那么多話說啊,這也有錯嗎?剛參加工作那會兒,領導對我的嫌棄毫不掩飾。是我的問題嗎——不擅長眉目與言辭表達。可能她對我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氣憤,我又就那副死樣。總之,在我眼里,她到底是對我苛刻了,難聽的言語,那真是我挺難過挺難熬的一段時間。
? ? ? ? 這世界有外向性格的人,那么也就有內向性格的人,可是為什么在社會看來,形成的潛意識是——后者是差勁的性格,總是不被待見,被否定呢?甚至這種潛意識,讓我一度覺得自己很喪,甚至試著去變得外向。而且從小到大,總有一些以為我好的人以各種形式幫助我變得外向。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是真的不行,就算我看起來外向了,但那不是發自我內心的意愿,是一種違心,一種迎合。我會很累,并不快樂。所以我才寧愿不要改變,遵從內心真實感受,一種自我吧。安安靜靜的,為什么就要被是覺得與眾不同呢?如果因為性格上不合主流親睞的趨勢,就要否定這個人的一切,那真是那些人的目光短淺。誰都不能真正的了解誰,你看到的一個人的一切,就以為完全了解這個人了,那真是大錯特錯,你看到的僅僅只是你看到的——冰山一角。
? ? ? 正如周國平老師早就總結的——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愿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松,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嗯,我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哪怕我獨處的時候是自己在虛度光陰,我也喜歡。
? ? ? ? 為什么一定要讓內向的人變得外向,變得健談呢?的確在這個社會上打拼,外向者的性格更有他的優勢,但無論在哪一行,更能說服別人的,是自己的業務能力與專業知識,比起改變性格,還是讓自己的能力提高,才是最應該做的事。
? ? ? ? 現在,我不會向以前一樣覺得我的性格是差勁的性格,看著職場里的是是非非,我反而覺得我的性格讓我省去許多麻煩,步入社會之后,許多人都變了,所謂被社會磨平了棱角。而我應該感謝我的性格,讓我還沒變的“圓滑”,一直遵從自己內心的最真實感受,沒有那么多的違心。
? ? ? ? 愿我們都能遵從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