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孩子 見字如面》是王君老師寫給自己青春期孩子的一封封家書。正如序言所說:這些家書,篇篇柔情,將君媽媽半生的教學體驗和生命感悟相融合,引領孩子走向闊遠的世界。
最開始是因為在中國教育報上看到“所有不美好的糟糕的生命體驗,全因為不懂溫柔沒有溫柔的能力”這句話時,我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觸動!
想想近來自己遭遇的一切,不正好用句話可以解釋嗎?
近段時間工作稍微順手一些,可是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始終頭大。雖說這一學期他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我仍然感到不滿意,覺得他做得不夠好!
有時候靜下心來,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在工作上付出,會有收獲。在家里付出,對孩子付出,咋會感覺心累,收獲不大。
讀完《親愛的孩子 見字如面》我唯一的感覺就是自己缺乏智慧!
王君老師的智慧體現在選擇自己的態度上
積極心理學大師弗蘭克說過一句名言:即使在極端惡劣的環境里,人們也會有一種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
初聽王君老師是讀過她的一篇文《二十年目睹調動之怪現狀》,講述自己從重慶到北京如何辦調動手續的。從2009年4月到2013年2學共跨越了五個年頭,才真正的辦完全部人事關系手續。當然在這5年她無法參加北京市特級教師認定。
從綦江到重慶,她過了四年無根浮萍的日子。2013年她又決定離開人大去清華,在清華這三年她過著這樣的生活:分房她沒有資格,工資調整她沒有資格,北京市給特級教師的所有待遇她都沒有資格,她什么都沒有,甚至每次開教職工大會,學校花名冊上都沒有她的名字,她只能單獨把名字簽在所有語文組老師的后面,領工資時她領的是勞務報酬。學校也很為難,清華大學的商調函下了兩年多早就過期了,學校相關辦事人員不知道應該把她當作哪類老師看待。她已經過了40歲了。再這么熬下去,她不僅調不進清華,甚至可能會因調動申請被凍結,連公辦教師的編制都要失去了。
此時的王君老師做了一個多么英明的決定:
我沒有什么過錯,我只不過就是想去自己心儀的學校,上級領導部門不理解,那就隨他們不理解吧。盡人事,聽天命。你不給,我就不要了。編制也好,職稱也好,榮譽也好,我都不要了,統統不要了。
他這樣告訴兒子:你真優秀,各種機會便擋都擋不住。你不會停止成長,只要你不從成長的軌道上臨陣逃脫。你心平氣和堅守自己,各種成長也就堅守了你。
困擾我們的從來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態度。
王君老師的智慧體現在處事能力上
她所理解的智慧,歸根結底就是尊重人的能力。所謂智慧,就是把世間萬物都當做學習的路徑,相信這個世界的友好。
王君老師堅持每天早上把“獨新寄語”發在孩子班級群中,有不認識的家長朋友出來道謝,她便更加篤定了,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好事。
可是有一天突然冒出一位家長公開在群里職責她:如果你能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消息去掉,不干擾我們獲取有價值的班級信息,就是對生活在信息爆炸時代的我們最大的尊重了,當然也是尊重您自己。
我想任何人看到這種消息,第一反應就是快氣爆炸了。大部分人都會這樣想,我辛辛苦苦天天堅持為大家服務,結果……結果被人呵斥為不尊重我,好委屈好冤枉啊。
這種思維方式叫受害者模式,她很快地由“受害者模式”切換到了“學習者模式”。
“學習者模式”就是:你迅速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主動地把對方還原為一個沒有傷害欲望的人。你謹慎地觀察當下你所面對的這件事情,客觀地審視自己,在這個事件中我學到了什么。
德蘭修女所說:無論你怎樣真心付出,還是會被人指責為自私的……
一旦有了學習者模式,王君老師便很友好的處理了這件事情。
做女人是一種智慧,且行且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