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奔跑的五花肉
轉(zhuǎn)眼又到了中秋,又是一年節(jié)假日。因為這樣一個日子,我們會寄予更多的思念。生命的時間很長同時又很短,我們既希望每一天過得精彩而不重復(fù),同時我們又希望它能夠倒流,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重溫記憶。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當(dāng)時學(xué)這首古詩的時候,還沒有深刻的體會,直到后來上了大學(xué),工作后才知異客他鄉(xiāng)之苦。于很多人來說,團圓其實是一種奢侈。就比如我自己吧,自從2012年來到外省就讀到至今工作一年多,整整4年,我從來沒回家過個中秋。回家的時候也只有在寒假或春節(jié)。最多一年在家待上一個月,這是最長的陪伴了。可能接下來這種日子還會一直持續(xù)著,也不知道要持續(xù)到什么時候。我們總是習(xí)慣找各種借口,說服自己不回家。第一,路程太遠,就三天假期,第二,來來回回路費太貴,得花上近半個月的工資,第三,因為相親或是家庭瑣事會跟父母吵起來……其實我們也不想給自己找借口,只是實在沒辦法。年紀青的,要為結(jié)婚做準備,年紀大的,要為孩子和父母做準備。
其實我們也很羨慕那些本地的土生土長的孩子呀,每天在家吃在家喝,陪伴在親人身邊的時間也長,不用過年大包小包往家挪,年后又掉著眼淚與親人揮手告別,我們不是不想家,只是我們需要保障當(dāng)下和未來的生活,我們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節(jié)假日的團圓,其實對于我們這些身在外地的務(wù)工者來說,回家也是一種奢望。每每看到房東一家,一星期一聚。住樓上的我總能聞到,房東阿姨燒的飯香,心里多少羨慕不已。
我們也很希望每個節(jié)日,甚至是每個星期我們都有一天的時間回去陪父母陪親人。我們很怕,與他們相處的時間越來越短,我們很怕,他們老去的速度及不上我們賺錢讓他們享福的速度,我們更怕錯過與他們最后相處的時間。他們年齡也越來越大,身體也漸漸不好,老是會犯些小毛病,有時候,因為是小病,他們也不會引起注意,總覺得熬一熬就過去了。但是很多大病都是會開始出現(xiàn)小的征兆的。今年端午節(jié)前后,我鄰居家的大伯就走了。他有三個孩子,三個都成家了。為了賺錢養(yǎng)家糊口,三個家庭都是外出務(wù)工的,只留下大伯和大嬸在家里帶帶小孩子。老頭子平時身體都很硬朗,年初的時候突然背上長了個包,以為是蚊子叮的,就沒怎么在意。后來小包越來越大,背開始很疼。大伯也就自己忍著還是沒敢告訴兒女。直到后來,已經(jīng)疼的每晚睡不著,去看了醫(yī)生,醫(yī)生一檢查,竟是肺癌晚期。兒女都盡全力湊足錢想去給大伯治病,但是都無濟于事。幸運的是,大伯走的時候,兒女是在身邊陪著的,很安詳?shù)仉x世。所以不管怎么樣,我們需要珍惜身邊的親人,因為人這一生全是在做減法,見一面少一面。
其實,我們很強烈地希望,某一天,我們國家的經(jīng)濟能夠發(fā)展到:我不用遠離家鄉(xiāng),遠離親人便可生活自給自足,同時能夠有機會實現(xiàn)人生的自我價值。誰都不喜歡離別,但是又不得不離別。生活在杭州這樣的一線大城市,壓力不算大,但是同時也希望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去與親人團圓。這么些年,節(jié)假日幾乎都是一個人過的,說習(xí)慣也不習(xí)慣。總還是希望不要再一個人落單了,回家又太遠,三天假期根本就不頂事。兩天浪費在路上,實在是折騰。
不管今天是在加班還是在怎么樣,總希望你能夠找到一種團圓的方式,打個電話回家嘮嘮嗑,或是約上幾個朋友一起,實在不行就在家看電影吧。總有一樣能去派遣寂寞,也總有一樣是你所認為的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