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英雄奧瑟羅用自己英勇的不凡的經歷贏得了年輕貌美的千金小姐苔絲狄蒙娜的愛情。在沒有告知苔絲狄蒙娜父親的情況下,兩人結婚。其父勃拉班修從伊阿古那里得知他們的愛情,勃然大怒。伊阿古因奧瑟羅不提拔他憎恨奧瑟羅,意圖害奧瑟羅。但公爵是英明的。奧瑟羅和苔絲狄蒙娜當眾向眾人表達了他們之間的愛情,有情人終成眷屬。
后奧瑟羅因打仗被派往塞浦路斯島。伊阿古同行。他利用熱愛苔絲狄蒙娜的一個公子哥——羅德利哥陷害奧瑟羅身邊的副將——凱西奧讓他丟了官職,后又唆使凱西奧去求苔絲狄蒙娜讓她向奧瑟羅替他求情。再進一步,他在所有人面前扮演好人,暗施詭計,讓奧瑟羅認為苔絲狄蒙娜與凱西奧有奸情。
奧瑟羅最后被伊阿古的言辭以及他設計的假象蒙蔽,伊阿古利用羅德利哥殺害凱西奧不成,致羅德利哥死亡,凱西奧重傷。而奧瑟羅在無限憤怒與痛苦中親手殺死了純真善良的苔絲狄蒙娜。
在得知事情真相后,奧瑟羅自刎而死。萬惡的伊阿古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故事沒有太多新奇的情節,但莎士比亞的《奧瑟羅》卻能比其他的故事中蘊含的思想高度高很多。
有人說“在莎士比亞的悲劇中,與其說顫栗于人的罪惡,莫如說震懾于人自身那超越個人意志所能遏制的力量,諸如野心權力欲、金錢欲、復仇欲、嫉妒、愛情、情欲等等,這些欲望強大到足以創造一切和毀滅一切。”
因為愛情的力量,苔絲狄蒙娜不顧父親的反對,不管他們之間年齡的差距,不在乎奧瑟羅黑丑的外貌。“她為了奧瑟羅所經歷的種種苦難而愛他,而奧瑟羅為了她對他的同情而愛她。”
同樣也因為愛情的力量,奧瑟羅放棄一人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他說:“倘不是我真心熱愛溫柔的苔絲狄蒙娜,即使給我大海中所有的珍寶,我也不愿意放棄我的無拘無束的生活,來俯就家室的羈縛的。”
愛情的力量讓他們沖破年齡、家庭和種族的阻礙,而失去理智的復仇的欲望卻將他們雙雙毀滅。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熱愛苔絲狄蒙娜,所以當奧瑟羅聽到伊阿古說苔絲狄蒙娜與他信任的凱西奧有奸情時,他才會變成了一個失去理性的殺人兇手。
奧瑟羅自知苔絲狄蒙娜的美麗、善良、純潔。“她的美貌才德,勝過一切的形容和盛大的名譽;筆墨的贊美不能寫盡她的好處,沒有一句適當的語言可以充分表出她的天賦的優美。”
而他自身呢?
他雖是蓋世英雄,但比苔絲狄蒙娜大許多歲,他的外貌黑丑,讓他內心面對這樣一個妻子總有些驕傲和自卑。而年輕有為,俊朗瀟灑的凱西奧又與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伊阿古的那些計謀為何能使奧瑟羅失卻理智?也許奧瑟羅內心本就有這樣的恐懼,所以一旦伊阿古在他面前稍稍煽風點火,“嫉妒”的種子便在他心中生根發芽了。
“像空氣一樣輕的小事,對于一個嫉妒的人也會變成天書一樣堅強的確證;也許這就可以引起一場是非。”
所以在伊阿古利用奧瑟羅送給苔絲狄蒙娜的手帕證實凱西奧與苔絲狄蒙娜的“奸情時”,奧瑟羅立刻就相信了。這一小小的物件直接將劇情引向了高潮。
苔絲狄蒙娜丟了手帕,伊阿古得到手帕,偷偷放到凱西奧的公寓,奧瑟羅得知苔絲狄蒙娜丟了手帕,又從凱西奧那里見到手帕。他心中的疑惑,那“嫉妒”便被伊阿古的語言和這“小小的手帕”滋養長大了。
“危險的思想本來就是一種毒藥,雖然在開始的時候嘗不到什么苦澀的味道,可是漸漸地在血液里活動起來,就會像硫礦一樣轟然爆發。”
最后奧瑟羅終于因著“手帕”而斷定苔絲狄蒙娜與凱西奧“確有奸情”。他最終失去理性,爆發了他的“危險的思想”。他讓伊阿古殺死凱西奧,自己親自動手扼死了苔絲狄蒙娜。
人性中的東西亙古不變。而莎翁以一人之力,揭開了世間之人太多的情感和欲望的奧秘。我想這大概是為什么這么多世紀依然有那么多人愛讀莎士比亞。
讀《紅樓夢》時,里面的很多人物不都是似曾相識嗎?他們雖與我們穿著不同的服飾,做著不同的事情,可是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自古以來變化了多少呢?
我曾在《紅樓夢》中讀到自己成長中某個時期的影子。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同樣也是。我也曾像哈姆雷特一樣,因著“自身行動的有限和目標之無限”而感到憂郁痛苦。
莎士比亞戲劇和《紅樓夢》都是能讓讀者,各個時代的讀者,從書中看到自己,又能看到別人的文學。這大概就是它們之所以偉大的原因之一吧?
下一篇寫一寫伊阿古。“莎劇”中每一個“反面人物”都是我比較關注的。因為我覺得,好人很容易寫,而把一個“反面形象”塑造的深入人心卻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