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上而下的流變
1、精英的引領
- 精英的居高臨下,塑造出全社會的審美基調。
- 精英處于個人享樂的華彩奢靡,慢慢延伸到平民階層,成為平價版。
2、“高級定制”的時裝與松松垮垮的藍毛衣
電影《穿普拉達的惡魔》里,時尚雜志主編米蘭達對安迪說:
“你覺得這事和你無關?你打開你的衣柜,翻出一件——比如就是你現在穿的這件松松垮垮的藍毛衣,因為你想要告訴全世界,你的人生太重要了,實在沒空注意穿著打扮。但你不知道的是,你那件毛衣并不是泛泛而言的藍色,它不是寶藍,不是天青藍,而是天藍。你也從來不知道,奧斯卡·德拉倫塔在2002年設計過一整套的天藍色晚裝,然后,我想是伊夫·圣·洛朗,設計出天藍色的軍裝款夾克衫,隨即就有8位不同的設計師推出了天藍色的新款,這些款式進入商場專柜,然后漸漸淪落到可憐巴巴的Casual Corner,然后,毫無疑問,你就是在清倉大甩賣的時候從那里把這件藍毛衣淘出來的。你當然不知道,這種藍色的背后堆積著數千萬美元和無數人的無數心血。滑稽的是,你還以為是你自己挑選了這個顏色讓自己遠離時尚界,真相卻是,它是這個房間里的所有人幫你從一堆讓你感到荒唐的東西當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3、地基之下還有地基,脈絡盡頭還有脈絡
千百年前的思想經典,經過草蛇灰線、伏脈千里,成為今天每個人頭腦中習焉不察的觀念。我們太多自以為是的取舍與判斷,無非是安迪身上那件松松垮垮的藍毛衣。只不過,安迪這樣的普通人意識不到。
二、平民社會里,精英時代的末日余音
1、反其道而行之的平民社會
出版社迎合普羅大眾口味出版書籍,扉頁上再無寫給某位精英人物的獻詞
波德萊爾“民主的洶涌浪潮”:社會向著平民化方向的轉變,令精英人物深惡痛絕。
2、公平的代價是遠離“美”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的精英觀念:
“弱者常常渴求平等和正義,強者對于這些無所顧慮。”
- 普通人的特質:關注公平、正義、平均化
- 強者的特質:“無所無慮”
小說家、文化精英勞倫斯的小詩:
“蒲公英的生命比蕨類或棕櫚的生命更鮮活,
蛇的生命比蝴蝶的生命更鮮活,
鷦鷯的生命比美洲鱷的生命更鮮活……
我的生命比為我趕馬車的墨西哥人的生命更鮮活。”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只是一般人對精英的美好而虛幻的期待。
三、社會有機體的發育
斯賓塞認為:
社會是有機體,它會自行進化,它的文明進程以及后世的福祉,不是由普羅大眾,而是由精英帶來的。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就是這個邏輯。
《穿普拉達的惡魔》是新版“灰姑娘”的故事
- 如果你欣賞安迪,你就遠離了傳統精英的陣營。
- 如果你對安迪惋惜、不屑,認為世界與其交給普羅大眾過庸庸碌碌、千篇一律的生活,不如交給有審美情趣的紈绔子弟盡情作踐,你就站在王爾德、波德萊爾那樣的傳統精英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