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不滾,滾水不響”
2017-03-17 鄺群英 窗外風
? ?我們這里有一俗語,“響水不滾,滾水不響,”。滾水也就是開水。老百姓才是真正的語言大師。常言到‘俗語不俗’,那是廣大人民群眾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是哲理,是智慧。
今天上班,我同往常一樣,打掃完衛生后,從自來水管里接上一壺水燒上。
剛燒上,水靜悄悄地,沒有一丁點動靜。這時,我就去做我的工作了,我一邊貼書袋、寫書卡、給書蓋上我們圖書館的章,我做著活,漸漸地聽到水壺里的水滋滋地響,響聲越來越大,不一會滋滋地響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咕嚕咕嚕的水滾的聲音。這聲音,由低到高,聽著水滾的聲音,很是悅耳,不知不覺水滾的聲音漸漸地弱了下來,逐漸沒了響聲。待到我抬頭時,朝燒水壺的地方看看,只見壺嘴、壺蓋周邊冒著絮絮蒸汽,如青煙一樣,向外四溢。我的第一感覺,水燒開了。我就趕緊把電源上的插頭拔了,把開水倒在茶瓶里,蓋好蓋子。
放茶瓶時,想起兒時的事情來:
有一天,母親說:“群群,看看茶燒開了沒有?”
我說:“我不知道,如何才算是燒開了。”
母親說:“你聽聽水還響不?水不響了就燒開了。”
我到廚房煤火爐上一看,壺嘴、壺蓋周邊的蒸汽正朝外四溢,此時水靜悄悄的。
母親借此向我說,你知道燒開的水為何沒了動靜,而是靜悄悄的了。這就是“響水不滾,滾水不響”。當水一點不響,說明,他沒有熱度,沒有熱度是響不起來的,熱度漸漸地多了起來,有了一點小成績,心中按捺不住喜悅,總想向別人顯擺顯擺。到什么時候不顯擺了,它也就是真正的燒開了,真正的成熟了,它的才華不言自露。也就是你看到四處溢出來的水蒸汽。
如今的我隨著閱歷的增加,漸漸地明白了里面的道理,一個人不再作聲時,他才真正的成熟,也真正的懂了,也就是他真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