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門口的集市上買回新疆維吾爾族人的馕兩張。不舍得就這么隨便揪著吃。想起王蒙先生的作品里,那些喝奶茶,吃馕的維族大媽。
為了體驗一下書中寫的味道,如法炮制。煮沸山泉水,紅茶洗過,泡好。(作品使用的是湖南的幾毛錢一包的茶[捂臉]),伊犁牛奶兌上熱茶,細品著馕的滋味,想象著邊疆的風土人情。牛奶加了紅茶,味道醇厚濃郁。馕餅按照自己的想象,掰成一小塊細品。加了瓜子的馕,比加了芝麻的更香。作品中,那些普通新疆居民,尼亞孜,伊敏老爹,庫圖庫扎爾,哎,名字都很難記住。先生筆下的人物,或自私狡狤,或淳樸善良,或幽默風趣。尋著文字按自己的想象導演著場景畫面。
身在斗室,卻在書中看到全世界。這是閱讀的樂趣。人微言輕,一樣能夠擁有浪漫情懷,品作品精髓,這是精神的力量。
人生除了生死,其余都是塔瑪霞爾。伊敏老爹所說的塔瑪霞爾就是維族的諺語:玩耍,休閑,順其自然的意思。
王蒙在新疆邊遠地區16年,正因為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貼近生活的素材,深入靈魂的刻畫,成就了作品中的經典。
?
知青時代的文字,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為在最苦的歲月里,有那么一個敏于感知的群體,愿意用自己溫度去書寫去感悟。張賢亮,王安憶,鐵凝,梁曉聲,還有后來的池莉都曾是我喜歡的作家。當年學習成績不夠好,是因為他們消磨了我的時間吧。
不過正是他們,引導著生活中浪漫,給我展望和想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