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入秋,胃病又不出意外地來問候,一整天萎靡不振,急需一點陽光來燦爛,晚上讀到一則寓言,嘴巴不禁向上微微翹起,整天的陰霾一掃而光:有三個修行者,他們總是樂呵呵,他們的笑聲感染了山川,溫柔了河流,帶動了周圍的人群,感化了為惡的心靈。當他們笑起來,天空柔和清明,小鳥久久盤旋不愿離去,花兒也努力直起腰身撐住不能笑彎,老虎溫馴了,獅子睡著了,小鹿舞動著兩角欲要飛升。他們的笑,響徹云霄,他們的笑,溫暖了三冬,他們的笑,超越了離合生死。
笑的功能多么強大!
有人說:人的身心只是一個樂器,演奏什么音樂還要靠自己。那么,最好就演奏“笑"的樂章吧,因為人人都喜歡樂曲。
歡天喜地眉開眼笑,忍俊不禁捧腹大笑,輕啟貝齒莞爾一笑,手捂朱唇矜持地笑……無論哪種笑,都如陽光一顆顆灑落大地;皺在一起一顫一顫的五官,就如不同季節努力怒放的花朵;發出的或“呵呵"或“哈哈"或“吃吃"的笑聲,就是人間最美的交響樂。
“笑"是人們都喜歡的表情,她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關于“笑"的口語也數不勝數,比如:搞笑、笑話、笑死了……“笑死了"?還真的能“笑死"。
有個故事叫“氣死兀術,笑殺牛皋"。
《說岳全傳》第七十九回:施岑收服烏靈圣母 牛皋氣死完顏兀術:
“卻說牛皋在陣內東尋西尋,只揀人多的地方尋人廝殺。不意兀術正在招集敗殘軍士逃命,劈面遇著牛皋,兀術回馬便走。牛皋大叫道:“兀術!今番你待往那里去!”拍馬來趕。兀術大怒道:“牛皋!你也來欺負我么?”回馬舉斧來戰牛皋。不上三四合,兀術左臂疼痛,只用右手舉斧砍來。牛皋一手接住斧柄,便撇了锏,雙手來奪斧。只一扯,兀術身體重,往前一沖,跌下馬來。牛皋也是一交跌下,恰恰跌在兀術身上,跌了個頭搭尾。番兵正待上前來救,這里宋軍接住亂殺。牛皋趁勢翻身,騎在兀術背上,大笑道:“兀術!你也有被俺擒住之日么?”兀術回轉頭來,看了牛皋,圓睜兩眼,大吼一聲:“氣死我也!”怒氣填胸,口中噴出鮮血不止而死。牛皋哈哈大笑,快活極了,一口氣不接,竟笑死于兀術身上。
兀術武功高于牛皋,屢次將牛皋打得落荒而逃,這次竟被牛皋擒住,且“敗相"狼狽,一時氣怒,被氣死也情有可原,而牛皋這哥們竟然一高興就“笑死了",確實值得人們貢獻下巴。
可見,“笑"是很具有殺傷力的武器。當然,笑不緊能殺人,還能覆滅一個國家,比如,褒姒一笑,西周滅亡,陳圓圓一笑,吳三貴沖冠一怒葬送了大明江山。
江山如錦似畫,抵不過你的傾城一笑。
人們常說:愛笑的女人最好命。上至九五至尊,下到市井小民,人們都喜歡愛笑的人,為什么?因為“笑"是陽光,是溫暖,是能量,是鼓勵,是安慰,是和善,是讓這個世界美好幸福的源泉。
高中時的張老師就是個愛笑的女人。張老師個頭不高,眉毛細細,眼睛小小,無論如何算不上美女,但是上帝偏愛她,給了她一對喜人的酒窩,一張不怎么出眾的臉小酒窩深深,給人說不出的溫婉。而張老師的愛人帥到沒天理,有同學給大家八卦張老師老套又浪漫的愛情故事。
張老師有個好閨蜜,有次閨蜜要去相親,就拉張老師去“壯膽",約會的雙方都到了后,張老師作為“燈泡"自覺地沉默微笑,全力地照亮閨蜜的優秀。
相親結果大家估計猜到了,男方看上了其貌不揚的張老師,原因是張老師“笑起來很放心"。閨蜜氣急敗壞來找張老師算賬,理虧的張老師只是笑,閨蜜看著她“無害"的笑容嘆了一口氣說:“這個男人就送給你吧!"
看,“笑"還能助人找到老公!
我們都喜歡愛笑的人,因為愛笑的人內心干凈溫暖,無論時世滄桑,無論蠅營狗茍,愛笑的人都保持著內心的一份純潔,能振衣風刃崗,能濯足萬里流。愛笑也是一種力量,將潮濕腐臭的負能量清除干凈,把溫暖和陽光刻在臉上,融進心里,還能給周圍的人群帶來希望。
所以,每天對著鏡子給自己笑一笑,告訴自己你很棒;對著親人笑一笑,告訴他們你的愛意;對著同事笑一笑,告訴他們你的努力;對著路人笑一笑,告訴他們你的善意!
讀到此,皺著眉頭看文章的你,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