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您好!
? ? ? 今天晚上回來,腦海中一直在回想孩子的事情,忙到現在才有時間就今天的事情做一個簡單的反思和總結。首先,我很能理解作為一個母親的心情,當看到孩子流淚的時候,第一時間考慮的是不是孩子受了什么委屈,還是哪里不舒服。這是作為媽媽的天性,一直以來從跟您的溝通交流都能感覺到您是一個為了孩子付出很多的媽媽,能陪著孩子一直讀書、學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我非常佩服您。 也正是如此,我才想跟您坦誠溝通,商榷以下幾個問題。
? ? ? 第一:當孩子回家之后,說到在校表現或者是說到老師批評她一個人的時候,咱們是不是可以反過來詢問孩子一下,你今天做了哪些事情來表現出你的積極、踏實和認真?如果你做到了而老師沒有發現,你是不是可以換一種方式而不是自暴自棄?你可以換一種方式表現出你的努力嗎?如果當時沒有得到表揚,是不是可以更努力一下?或者下課主動問老師:老師,你覺得我今天的表現怎么樣?我相信,而且深深地相信,沒有一個老師不欣賞這樣一個用心的孩子。
? ? ? 第二,孩子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做小動作、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老師在課堂上反復提醒,為了督促孩子及時寫完,提前告知孩子,訂正不完不能走,讓家長過來聊一聊。老師已經事先在全班說過,而孩子依然不重視,老師眼神提醒孩子,孩子反問:你看我干什么?咱們是不是可以反過來思考這個現象,如果老師平時對孩子過于嚴厲,孩子敢對老師說這樣的話嗎?我認為,問題恰恰相反,在孩子心中,老師不是過于嚴厲,而是在她看來,有些溫柔,甚至是“好欺負”。晚自習孩子一直情緒穩定,知道您上來,瞬間變了臉色,上去就很委屈的說原因。咱們都知道凡事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感情的親疏會影響一個人對事情的認知和判斷,但不知道這個事兒您怎么看呢?
? ? ? 第三,您說看看孩子在其他課堂上表現如何。我覺得問老師還不夠直接,不夠讓人信服,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深入到同學中去調查情況。因為同學是最直接的見證人,甚至如果監控可以捕捉到這些信息的話,真希望能夠第一時間讓您看到,以解除我們之間的誤會以及我和孩子之間的誤會。從一開始接手咱們班,我就有一個理念:激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培養孩子們的好習慣。在我心中,從不以成績高低去評論任何一名同學,我評價一個人的標準是他的個人的品質:真誠、踏實、有禮貌,我認為這些比成績高低好上千倍萬倍;但是對待孩子的犯的錯誤,白白浪費的大好光陰,我覺得可惜、不值,我會盡自己所能去引導、批評和指正。
? ? ? 第四,您說到孩子當面和老師對抗老師面上無光。您說的對,老師確實可能覺得沒面子,但我并不認為這是問題的根本,癥結在于孩子為什么置老師的要求于不顧?這種頂撞可以體現孩子的哪種素養?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了?一個老師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學生,但是孩子的成長歷程只有一次,以后不遇到我,遇到其他人怎么樣?將來踏入社會又會怎樣呢?我覺得教孩子學習是一方面,共同引導孩子為人處事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 ? ? 一個人單方面的改變不會讓事態往好的方向轉變,只有家校合力才能真正幫到孩子,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改變孩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我覺得咱們都可以換種方式,您也可以換種方式來引導孩子理解和站在老師的角度思考問題:你做了哪些努力讓老師可以對你刮目相看?是課堂紀律還是努力學習?是路隊走的好還是午休表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