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香消玉隕,魂歸天外。自此,圍繞她的恩怨情仇、光芒籠罩,皆塵歸塵,土歸土。
回憶這傳奇式的女子一生,風輕云淡,優雅如蓮。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聰敏如林徽因,也不例外。一生優雅的女子,在家寫文章也要先對鏡梳妝,著一身白衣,焚一爐香,煮一壺茗,仿佛是與文字來一場隆重的約會,做足儀式。
然而,多年病痛折磨,加上顛沛流離,風霜遮蓋了容顏,歲月變換了青春。躺在醫院病床上的女子,應是恨這流年,使人再也無從優雅,無法從容。
站在生命的盡頭,回望,曾經已是滄海,人生獨有遺憾。那個轉身被遺棄的初戀,該怎么在來世相見?
當年,林徽因聽從父親安排,與徐志摩不辭而別,悄悄回國,與梁思成相識并最終與之結為夫妻。
林徽因當時年少,不懂此舉錯過便是一生,此后更驚覺傷的不只是徐志摩一人,自己何嘗不是常常在心底愧疚思念不已?乃至知曉自己來日無多,便做了驚人舉動,要見徐志摩前妻張幼儀及其兒孫。
相見卻無言,林徽因心中想什么,世人多猜測。
怎能不是相思?斯人已逝,與他血脈相承的人還在,見上一見,從他們的身上尋到愛人的影子,證明那場風花雪月的浪漫是真實的,是曾經擁有過的幸福美好。
倘若來世人海茫茫,無緣得見,這些他的親人,也可代為傳言,愛在心里,從未改變。
倉央嘉措詩: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林徽因也遇到這兩難境地。世上癡情男子,只能與一個相守,終是要負了別人。
不曾得到的,終是美好。林徽因未能與徐志摩相守雖有憾,但實應無憾。梁思成走進她的生命,和她志趣相投,目標同一,思想同頻,與她攜手人生,不離不棄,共創事業,同創輝煌。林徽因人生的軍功章,有梁思成的一半。
換作徐志摩來伴她一生呢?
沒有如果。只有來生。
來生化生千百億,獨戀人間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