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326072瀏覽了這個句話,有113人討論了這句話的正確性,以及如何正確地理解這句話。
有人說這是一句蠢話。也有人說這句話句子太過模糊解釋不科學,這里不想討論這句話是錯還是對。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都希望快樂多于痛苦,而且希望自己永遠快樂(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通常情況下,解決痛苦有三種思路。
第一種,逃避痛苦,讓時間掩蓋痛苦,忘記痛苦或者暫時忘記它。比如失戀人會出去旅游散心。
第二種,面對痛苦,接受痛苦,把痛苦當做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得了糖尿病的李笑來,每次吃飯前先要給自己扎一針。
第三種,面對痛苦,解決痛苦,不斷提升解決痛苦的能力。比如每天學習一點點提升賺錢能力的我們。
人遇到痛苦、遇到問題的時候,你會怎么解決問題呢?比如當你嫌自己錢不夠、身上贅肉太多,這個時候你的思路是什么?
古典老師給了我們三種思路(弗蘭克自己的理解):
第一,找自己要答案。
第二,找“死人”要答案。(古典老師的原話是通過網絡、書籍找資料)
第三,找“活人”要答案。(原話是尋找誰最有可能知道這個答案,然后準備溝通,提出高質量的問題)
找自己、找死人、找活人對應的解決策略就是自學、聯機學習、跨界聯機學習。
面對痛苦,如果你想解決,首先肯定是要有解決痛苦的能力。
要想提高個人能力,學習肯定普通人最常用的方法。想作一個高效的學習者,一定要學會問自己從一件事、一本書中自己學到了什么。
古典老師把這種思考方式叫萃取知識晶體,弗蘭克把它叫做“吸星大法”。
日常生活我們會接觸有大量的信息,其實大多數信息是沒有用的。一是因為信息質量太差,二是因為信息會被遺忘,三是因為我們關注的不是信息,而是信息背后蘊藏的解決方案。
表面上是我們是在學習知識,其實本質是在學習如何更簡單、更高效地解決問題。
讀書,絕對不是看文字,看圖片,享受書香那么簡單。我們希望能夠從文字中找到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靈感。
如果你看《溝通的藝術》、《非暴力溝通》、《說話就是生產力》,一定是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
如果你看《喬布斯魔力演講》、《TED演講的秘密》、《高效演講》,一定是生活中遇到了需要公眾講話的需求。
《你憑什么做好互聯網》這本書里面講到問題即機會,挑剔即信任,優勢即包袱,對手即幫手。
很多人都說學習學習再學習。你認為學習學的是知識嗎?弗蘭克的答案是
NO
知識是沒有價值的,學習到知識背后的能力, 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知識才會變得有價值。
如果你現在二十五六歲,收入三五千,你要做的事情是如何提高個人能力,讓老板愿意給你七八千。學習寫那些能真正解決問題的知識。
簡歷制作
PPT策劃
溝通技巧
演講技巧
當然準備得足夠多,錢多了,心情順了,自己也就不再憤怒了,也不會在網上罵娘,也不會無緣無語懷疑自己了。
年輕人大多數的痛苦,都是因為自己賺錢太少。
如果你現在二十七八歲,你現在要做的是如何包裝自己,讓獵頭主動找到自己,讓對方愿意給你50%加薪。
每半年更新一次簡歷
定期背著老板去面試
開始寫作,鏈接互聯網
如果你現在三十一二,你現在要做的是如何管理團隊,讓下屬成才,讓自己省力。
授權管理
團隊激勵
知人善用
這些能力將是你的重點。讀書,知識,干貨已經不是這個年齡階段的重點。資源,人才才是考慮核心點。
一個人的成功是賺錢,一群人的成功叫事業。
再有自己的事業之前,忘記學習,多想想自己要解決什么問題。
如果你覺得弗蘭克分享的內容有價值,歡迎關注弗蘭克,也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