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是一年高考結束,剛剛從牢籠逃脫的一群群少年少女此時恐怕都在游山玩水,逛街唱K,好不自在。熬了這么久終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當然要好好放松一下啦。
我去年這個時候也是一樣,浪到飛起。飛到成都吃了好幾天火鍋又跑了兩趟西安,那邊又計劃著和同學去桂林。天天睡到自然醒,白天逛著淘寶看到好看的衣服就買買買,晚上就刷劇到很晚再吃宵夜。
然后等高考出分的那一晚,就蔫了。我理科是一直不是很好,也沒想到最后會這么不好。挺擅長的語文才98分,是因為作文好像跑題了……
一個人在房間里對著白墻抱著娃娃哭的稀里嘩啦,眼淚鼻涕一把一把任之流下也懶得拿紙擦,用睡衣一抿接著哭。當時覺得自己一輩子都完了,尤其是想到要忍受親戚朋友關切的詢問你分數時神情的時候。
于是在凌晨兩點多的時候,我對父母說,要么復讀,要么出國。
得到的自然是一通臭罵啊。我爸快五十的人了,在大晚上不顧鄰里用最大音量兇我的時候,眼睛旁邊的青筋都暴起來了。我媽在一邊也哭的不行,說考成這樣可怎么辦。
記得我爸對我吼,出什么國,不行。你認命行不行,你就是這個水平。
想想啊,我要是有點骨氣就去復讀了,第二年考出一個讓他服氣的分數來堵住嘴。
我也是慫啊。怕吃苦怕失望怕最后什么也沒有得到。最關鍵的是,我不覺得花費一年時間去學這些死在書本里的知識,日復一日練習相似的習題有什么用處。
是真的不想寫這些的。
但是年年高考年年都有自殺的抑郁的,讓人心痛啊。這么美好的年紀,充滿無限可能。擺在面前的路那么多,為何非要絞盡腦汁逼著自己選擇和別人一樣的活法呢。
和大多數人一樣,如果不能跳到金字塔的頂峰,那就是平庸。劍走偏鋒,倒有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人生又不會因為高考失利而完蛋。
我們還是我們。
02
前些日子讀了幾本書。本來只是沖著深淺拼接的封面買下這本《藍另一種藍》,卻出乎意外的成了心頭好。在周日懶洋洋的午后伴著冬日稀有的暖陽,窩在沙發邊角一口氣就把它讀完。
是個線索很簡單的小故事,有關選擇。不得不說日本作家想象力著實豐富,讓“我”遇上了另一個“我”,從而引發一系列交換身份體驗不同生活的故事。
封皮上有句話:這個世界上肯定有另一個我,做著我不敢做的事,過著我想過的生活。
我一直相信,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兩個自己。過一天活一日,一個給自己看,一個給別人看。
就像安妮寶貝筆下的七月與安生。從最初漂泊到安穩停留,經歷了顛沛流離,厭倦了聲色犬馬的安生,終于素面朝天的背起書包走進大學。而七月,卻從那個波瀾不驚的小城逃離,直至活成了安生曾經的模樣。
有人朝九晚五,有人浪跡天涯。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是自己的事情,其中的喜怒悲歡也是旁人看不到的,只能自己體味。
若是你問我,選擇了的會后悔,放棄了的會遺憾,這該怎么辦。
我也答不上,也沒有人能清楚地知道答案。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苦惱的時候,就抬頭看看月亮。這月光,也照著那個心之所向的地方吧。仿佛明月光輝照心頭,方寸之地就可以永持希望的光明與磊落。
03
為什么要死,活著不好么?
當然好了。
可以去沙漠深處看日落星歸,去海邊揮舞絲巾狂舞,去草原呼吸微雨后青草的芬芳,去品嘗天南海北的小吃佳肴,去找到你熱愛的一個城市,在一個有著鮮花和明亮玻璃窗的房子里住一陣子。
去天臺上吹吹風吧。然后你就會感到,自己之于這蒼茫世界,是多么渺小。這天,這云,這風,這水,每一刻每一處都不一樣,真妙啊。
就像這世界再也沒有第二個你一樣。
只不過與自己之前設想的路不一樣而已,陽光這么大,有什么好怕。主動選擇也好,被迫接受也罷,每條路上都有明朗的誠摯,都是悲欣交集,笑淚與共。只希望每個人即使站在脆弱委屈里,還有繼續下去的渴望。
生活沒有另一種可能性,后悔了就是終點。
全然與這世間和解,就是沒有更好的,也沒有不好的。給我什么,都能安然接受。
用很喜歡的京的一句話來說就是,生活給我什么,我就熱愛什么。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