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新聞報道,有14名女學生皆因校園欺凌被判刑,最重的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緩刑二年,輕的行政處罰。
面對多起校園暴力,不管什么方法都是束手無策,有些人會不解:為什么不反抗?為什么其他人不站出來幫忙?為什么不告訴家長和老師?
1
為什么不反抗
什么樣的人容易受欺負,往往就是那些性格軟弱的人,這樣的人根本奈何不了班上的大姐大和大哥大。
有個女生被打的時候哭叫著說為憑什么要受你們欺負,越說對方打得越歷害。
有個男生打的時候反抗了,本來是一個人,一還手后面一群人開始沖上去圍毆。
反抗的成本很大,很難成功,而且反抗失敗的話往往招致更多的傷害,所以大家都選擇了忍耐,忍一時就過去了,一旦反抗帶來的傷害更大!
2
為什么其他人不站出來幫忙?
這就是人的本性,人都是自私的,大家都會覺得其他人也沒站出來,我站出來會不會也跟著受到傷害!還不如沉默保證自己不受傷害。
這種心理很容易明白,地頭蛇們后面還有一堆小跟班,真的能保證自己站起來的時候有足夠多的人同自己一起反抗嗎?
因為不知道自己站起來會是什么樣的結局,很可能是只有自己一個人站起來,幫不了別人也為自己招來傷害。
3
為什么不告訴家長和老師?
會欺負別人的人你認為都是什么樣的人!他們往往天不怕地不怕,而且還很強硬,可以說是流浪痞子的性格,不講理。
告訴老師和家長能怎樣,義務教育不能開除這些人,老師最多批評他們一頓,最多就是叫他們家長過來。
要么就是家長什么都不管的,要么就是家長打罵幾句,他們心里更氣更加恨你,只會變本加厲報復。
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校園暴力會對一個人的成長產生什么后果,校園暴力對一個人產生的負面影響至少會跟隨他整整40年。
那么,難道我們對校園暴力真的束手無措了嗎?不!校園暴力的產生,有大部分原因來源于家庭教育!
4
如何避免孩子被施暴
多交朋友
一般來說,容易被欺負的孩子往往都會有相同的特征,自備、敏感、對人挑剔,害羞,人際關系較差等等。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教朋友,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教給孩子應有的社交禮儀,一個性格好,懂禮貌,開朗的人還怕找不到朋友嗎?
還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請不要總是把“你怎么這么蠢!”“怎么什么都學不會”“看看隔壁的XX”等傷自尊的話掛在嘴邊。
加強鍛煉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學會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受到傷害后應該如何保護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忍讓。
在生活中凡事不要親力親為,要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不要什么都幫孩子搞定,適當地讓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
加強鍛煉孩子的身體能力,可以一起陪孩子做運動健身,也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四處跑動,面對一個看起來很有力量的人,誰敢欺負?
保持冷靜
當你聽到孩子遭受到校園暴力的時候,請不要慌張,保持冷靜,耐心地聽,然后抱住孩子,安慰他,并讓他感覺有安全感,有你在,沒事。
冷靜地分析為什么孩子會被欺負?是不是自己平時給他灌輸了不好的東西,沒有教會他如何保護自己,讓他缺乏安全感?
當你能夠冷靜地分析出原因后,根據已有的現實情況,在與施暴者溝通,通過班主任,學校協調解決,還是通過法律途徑等選擇得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遠離環(huán)境
這個可能是最下下下策,轉校或者停學一段時間都會給家庭帶來一些影響,比如經濟上的,比如孩子的心理,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做出這個選擇。
這個方法是為了安撫情緒過于激動的孩子,試著帶他遠離一段時間,幫助孩子穩(wěn)定情緒。
如果孩子的校園霸陵已經持續(xù)了一段時間,請給孩子找一個心理醫(yī)生進行心理上的疏導。
我們總是在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成為被霸陵的對象,但是殊不知,也許你的孩子會成為一個施暴者。
既然我的孩子是我的心肝寶貝,那么別人的孩子自然也是他的心肝寶貝,請學會教育孩子不要成為施暴者。
5
如何阻止孩子成為施暴者
以身作則
部分孩子之所以擅長使用暴力,并且成為施暴者,背后的家長本身就是有暴力傾向,或者有家暴歷史。
當家長自己崇尚暴力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請你給孩子制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遠離家暴。
不要動手打罵、暴力摔扔以及粗言粗語,不要用嘲笑孩子,如你是個丑八怪,也不要羞辱孩子,如你真TMD笨!
遠離暴力
不要讓孩子過早地接觸暴力相關的影視劇或者游戲,在給孩子觀看相關電視電影的時候,一定要謹慎挑選,避免孩子產生負面的模仿。
給孩子挑選游戲的時候多往益智類游戲方向走,不僅應該陪伴孩子看電視,還要與他們交流、討論,讓孩子歸納故事內容。
多積極主動地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花點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營造健康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氛圍,給孩子灌輸優(yōu)秀的思想教育。
醫(yī)學治療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施暴很長時間,這個時候再去找孩子溝通,往往得到的只是他們的不回應和謾罵。
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施暴行為,平常多注意孩子的性格成長,發(fā)現孩子施暴的行為,可以先帶兒童心理專科先做個篩查,由醫(yī)生診斷。
有的孩子成為施暴者或許是患上了小兒多動癥的病,導致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這個時候不能光靠心理治療,要進行物理治療
現在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校園暴力形象,多起校園暴力的犯罪者也被判了刑,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同時希望每個家長能做好家庭教育。
不管是施暴者也好,還是被施暴者也好,或許旁觀者也好,這些都是助長校園暴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