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
關鍵詞是“我的眼睛”,不是別人的。
補充的內容可以很多很廣
選材:
可以看人,看事,看物,看景。
構思:
全文頭身腳,段落帽衣鞋。
表達:
修辭手法
細節描寫
例文:
? ? ? ? ? ? ? ? ? ? ? ? 我用我的眼睛看哥哥
在我眼里,哥哥生性幽默,卻又有點內向;成績很好,卻又非常謙虛。實在令人捉摸不透。
【模樣】哥哥今年十八,一米七五的個兒,長得虎頭虎腦,一張圓圓的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眼睛。不過,由于嗜書如命,酷愛上網,他的鼻梁上早已架上一副眼鏡,看上去像一位博士。哥哥的臉上長滿了青春痘,充滿活力。
【幽默】哥哥堪稱開心果,什麼地方只要他在場,歡聲笑語就肯定會出現,故而送其綽號——“趙本山二世”。你不信?口說無憑,有例為證!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不知因啥原因哭起來。哥哥看見了,連忙拿來一根黃瓜充當話筒:“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我們的CCTV歌手選拔大賽。下面有請一號選手張曉琳為我們演唱一首深情的歌曲《啊啊歌》,大家鼓掌歡迎。我還在大哭大鬧,哥哥繼續說道:“哎呀,一號選手唱得太太入迷了,看,她淚如泉涌。這一定是將來的歌后呀!”此時,我不禁破涕為笑。
【承上啟下】哥哥不僅幽默,學習成績還特好。每次考試他總是名列前茅,這可不是輕松得來的,要知道,他灑下了多少汗水呀!每次我在看電視時,哥哥都在認真做習題。他時而反復演算,時而緊鎖眉頭,時而專心思考,時而奮筆疾書,直到把任務完成后,才擦擦頭上的汗,休息一會兒。他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終于有了回報:月考后,他的作文是全校第一名,是同學們的范文,老師看了都連連稱贊。我為有個這樣的哥哥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總結全文,提升中心】這就是我眼中那幽默風趣,學習刻苦的好哥哥,他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 ? ? ? ? ? ? ? ? ? 我用我的眼睛看春天
【開頭點題】在我眼里,春天是無處不在的,然而最美的春天,卻是在農村。
【云】蔚藍的天空中,相嵌著一朵朵潔白無瑕的云朵。它們沒有線條,就像只用顏料渲染一般,相互混合著。在微風的吹拂下,有的猶如綿羊在蔚藍的草原上奔跑著;有的又如萬馬奔騰,卷起團團塵煙;有的則如一條玉龍在空中騰飛,那威嚴的態度,那驚人的速度,那驚心動魄的吼叫聲,令人心神未定!【比喻、排比】
【山】遙處,隱隱約約可見一座座青山。它們連綿不斷,猶如一個個青少年手牽著手,在酣暢淋漓地歌頌春天的燦爛!在微風中,一只只五彩繽紛的蝴蝶伴隨著柳絲一起舞蹈;一顆顆火紅般的桃樹更是為著光彩奪目的春天增添了幾分秀色與生機。
【花草】那灼灼如火、皚皚如雪的花兒競相開放,散發出陣陣芳香。青青的小草,隨著風的吹拂,拉著手,也為春天歌唱。這是我想起了詩人白居易的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更是顯示出了青草的生機。還有那嫩綠的葉子,動物們的勃勃生機,那各色鮮艷的花朵,都像趕集似的相聚一起,湊成了一個五彩斑斕的春天!
【動物模樣】幾對活潑機靈、小巧玲瓏的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不少生機!它們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剎那間,便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面;有的在天空中掠過、盤旋,唧唧地叫著,好像在唱歌;有的像在跳舞,儼然成了天地之間可愛的小演員;有的橫掠過湖面,白白的小肚皮偶爾沾了一下水面,便又掠到了高空,自由自在地飛翔著,湖面上還蕩漾著一圈圈的波紋。
【動物聲音】一只一只的小青蛙從冬眠中醒來,跳出洞穴,大口大口的吮吸著清新的空氣。這里一聲“哇”,那里一聲“呱”,湊成了一曲悅耳的春天的贊歌。黃鸝、麻雀、黃鶯、喜鵲都在枝頭上放聲歌唱,歌唱這迷人的、美麗的、溫暖的春天!
【總結全文】瞧,蔚藍的天、潔白的云、青青的草、嫩綠的葉,再加上富有生機的動物們,不正好構成了一幅壯觀、美麗的畫卷嗎?
? ? ? ? ? ? ? ? ? ? 我用我的眼睛看老師
在我眼里,顧老師是個很奇怪的人。
一上六年級,我就做好了承受大作業量的準備。誰知開課第一天,教數學的顧老師只留了5道計算題。開始我并不在意,剛開學嘛,當然不能留很多,苦日子在后頭哩!可是一個月過去了,作業量始終是這么點兒。我有些沉不住氣了,心里直翻騰,畢業生哪個不是“頭懸梁,錐刺股”?能這么輕松?難道顧老師沒教過六年級?不像!她講課蠻有經驗的。怪了!我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顧老師留的題也怪。乍一看,幾道題形式差不多,可是,一分析起來就會發現其中的差異──每道題都各有特點,很少有一樣的。有一次,我在驗算時無意間發現有道題可以用兩種方法解答,就順手寫下來。誰料第二天顧老師喜氣洋洋地走進教室,美麗的大眼睛笑成彎月牙。她舉著我的作業讓全班同學看,還夸我喜歡動腦筋。接著顧老師說:“學習就要有積極思維的精神,采用靈活的方法,要主動發現問題。”這下,可把我樂壞了!從此,每當做數學題時,我就留意每一道題還有沒有其它的解法,力圖找出最簡潔的方法來,班里也掀起了“解題熱”。說來也怪,老師布置的題十有八九都有兩種以上的解法。她是怎樣挑的作業呢?奇怪了!由于作業不多,連那些長期完不成作業的同學也能按時交作業,再也不愁眉苦臉,唉聲嘆氣了。由于作業有“做頭”,有趣味,對我們來說,做作業已經從一種負擔變成了一種快樂。
顧老師講課也怪。有一天,她在黑板上寫下幾組數,指著其中的一組問大家“你們看這兩個比的比值是多少?”“三分之一。”同學們響亮地回答著。“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嗎?”“相等。”“好。”顧老師贊許地笑了笑說,“同學們,比值相等的兩個比,說明兩個比也相等,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用等號連接。”顧老師突然煞住了話頭,問大家:“你們說說,我今天是想講什么?”“比例!”同學們高聲回答。她回過身去在黑板上下了“比例”這個標題,新課就這樣開始了。老師講得津津有味,我們聽得聚精會神。此時,我們學起新知識比復習舊知識都輕松。顧老師在提問與回答上把新舊知識融會貫通,例題不用講我們就會了。
怪老師真有怪辦法,半學期下來,我們班的數學成績直線上升。我這個討厭數學的人居然如癡如狂地喜歡上了這門功課。一看見顧老師走進門來我就想笑,一上數學課就覺得高興。顧老師怎么這么“神”呢?
一天,老師偶然把一個筆記本忘在教室了,我懷著好奇心打開來看了看。嗬!上面寫得密密麻麻,都是習題。其中一些畫“*”的,正是我們作業中出現的題目。
我驚呆了,也全明白了:顧老師用了許多心血備課,為了摸規律、減輕我們的課業負擔,她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我想,老師確實是怪,只不過,是怪可親,又怪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