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晚上刷朋友圈,小Z發了一條“明天早起去抓抄作業的”。
小Z是我的初中同學,每天早自習之前的30分鐘是他沒有硝煙的戰場。第一步神態自若地把課本豎著放在前頭,第二步奮筆疾書、爭分奪秒、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第三步神態自若地把兩本作業本有序地分別放在中前部和中后部,行云流水、屢試不爽。
他還試圖摸清老師到教室的時間點,可老師不是吃素的。不時有一股冷風在后腦勺飄過,惺忪的雙眼一機靈,站一個早自習是家常便飯。
老師一走,小z一屁股坐下,搖搖頭嘟囔著,哎,老師也是蠻拼的,這下我得起多早啊。
畢業快1年剛加了他的微信,得知他爸把送進一家封閉式高中,高考發揮得不錯,現在是一名老師。在三尺講堂上、在教室后門口,履行著職責。
我在小Z的狀態下留言,手下留情。
小Z回復,理解萬歲。
角色變了,立場變了,看問題、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方法也截然不同,有意思的是,兒時受過的教育、經歷過的變遷,以另一種方式再一次呈現在眼前。曾經老師說的,你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后有你后悔的,有一天會真真切切從自己的嘴巴里說出來,面對的也是一個稚氣未脫、桀驁不馴的少年,一如當初的自己。
02
那天從五道口地鐵站出來,小男孩和往常一樣,坐在蛇皮袋上,一個小女孩立在旁邊,六、七歲的光景,帶一個粉粉的發卡,眼睛紅紅的。
小男孩還是穿著那件松松垮垮的運動衫,寥寥的幾枚硬幣躺在塑料碗里。他不說話,不時抬頭看一眼來往的行人,又低下頭去,把玩著手里的空瓶子。
不遠處,小女孩一邊牽著爸爸,一邊牽著媽媽,蹦蹦跳跳,到跟前,小女孩拽著爸爸媽媽停在小男孩前面。小女孩使勁搖著爸爸的手,一臉不開心的樣子。爸爸剛要蹲下來要和她說些什么,女孩媽媽悄悄示意爸爸,爸爸在口袋里摸了幾枚零錢展在女孩面前,小女孩一擦鼻涕眼淚,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把零錢放在碗里。這才起身拉著爸媽走了,發卡一跳一跳地,煞是可愛。
仿佛看見小時候的自己。馬路上乞討的人,不管是躺著的,跪著的,還是寫著大字,抱著孩子的,都會央求著爸爸掏零錢出來,有時也會把自己口袋里的糖果分一點拿出來放進去。
而現在,聽多了太多關于行乞的黑幕,知道了太多關于可能的真相。開始質疑、開始猶豫、開始選擇默默走開。
都說童言無忌,孩子的世界里沒有那么多黑與白,是與非,簡單而快樂。長大后的我們,明白了很多很多道理,試圖分清千萬種黑與白,也在滾滾的信息浪潮中努力理清千絲萬縷的關系所在,不再輕易相信,不再輕易快樂。
03
閨蜜小蕊發了一條QQ狀態,昨天和同事們、領導們一起聊理想、聊抱負,收獲很大!狀態后面不乏評論和點贊。
她發這條狀態的時候,我就坐在她對面,她抿一口清咖,一邊回復評論,一邊叨叨,果然還是這樣安安靜靜、純純粹粹地約個咖啡好啊。
小蕊是家里的小女兒,他爸特別寵她,總是隨她性子。比如一大波親戚來家吃飯,小蕊悶著頭吃飯、一吃好就說聲叔叔阿姨再見,便自己回房間去了。高中課程很緊張,小蕊依舊一有時間,便“不務正業”地碼字。
畢業后小蕊去了上海追逐自己的遠方,可是遠方尚在路上,現實卻擺在眼前。在飯局上習慣了只夾幾口身邊的菜,學習敬酒,學習客套。
每周一約,常見她一副打完雞血后累覺不愛的樣子,我就調戲她,你再這樣下去,眼袋要比馬東東都大了。
小蕊一臉正色,我是不是老得很快。
看了《花少》,對許晴黑轉路人,看了《奇葩說》小三那一集,路人轉粉。如果可以像許晴一樣,一輩子隨心隨性,坦坦蕩蕩地做自己,是很幸福的吧??上?,為了遠方和詩,我們要擊碎無數眼前的茍且,哪怕在霧霾黃沙中膈得生疼。小蕊是這樣,我們也是這樣。
04
以前聽SHE的《不想長大》,覺得怎么會這么可笑,長大多好啊,為什么會不想長大呢?可以穿高跟鞋,可以不用寫作業,可以想買什么買什么,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不知道這首歌本來就只有長大以后才會領悟,但是只有回不去的時光。
慶幸的是,長大后的我們,還有機會選擇成為更喜歡的自己,即使眼前有諸多茍且。
小Z那天早上真抓到了幾個,不過他沒有讓他們站一節早自習,而是讓他們組成巡視小組,輪流擔任班級小巡視員,抄襲的情況緩解了很多。
小蕊應酬不管多晚多累,一有時間,就打理起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把初中、高中積累的素材統統用起來,現在訂閱人數已經超過2萬,眼袋還是很大,不過眼里有光。
今天出門,一個女子抱著襁褓里的孩子,縮在天橋下,我摸了摸口袋,放一顆奶糖在前面的塑料碗里。
我想,如果時光倒轉,我還是會喜歡現在的自己。
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