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個地方,素未謀面,卻一見如故。
1
離開吐魯番,動車到達西北的最后一個站點,烏魯木齊,傍晚的車站熙熙攘攘,此處離家已有幾千公里。
來到烏魯木齊是想當(dāng)做休息和搭機的中轉(zhuǎn)站,本無特別規(guī)劃行程,在動車上看了介紹后,突然決定去紅山公園轉(zhuǎn)轉(zhuǎn)。
到了公園門口,眼見天色漸暗,果斷付了十元搭電瓶車上山,后來證明這個決定正確,紅山公園之大,走到山頂大概天都黑了。
一路上坡到達山頂區(qū),瞭望樓已被夕陽照的紅通通的。
夕陽西下,金色的光芒籠罩著烏魯木齊,高低錯落的樓房看著和家鄉(xiāng)竟有幾分相似。
清風(fēng)徐來,回廊邊燈籠上的流蘇隨之搖曳,聽不見喧囂,只有歸巢的鳥兒啾啾地盤旋。
夜幕降臨,城市燈火通明,閃耀著如寶石般的光芒。
“真的很像耶,跟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被锇檎f著,然后我們莫名的對這座見面不到兩個小時的城市產(chǎn)生了親切感。
2
“天山大峽谷還是天山天池,嗯,這是個問題?!?/p>
“是個問題嗎?”
不知為什么,這兩個名字很像的地方離的超遠的,以至于我們只能選一個。
每當(dāng)問起新疆人比較推薦哪一個的時候,他們總露出一副仿佛我問的是“媳婦媽媽同時落水你先救誰?”的為難表情。
“不一樣啊……”
“你們還是去天池吧,畢竟比較有名。”這大概是他們給觀光客的標(biāo)準(zhǔn)答案吧。
從市區(qū)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大巴車,入了景區(qū)且還要再換車,又花了四五十分鐘,九彎十八拐地把我們送上山。
迎接我們的是一池碧水,山青水綠,波光粼粼。
巴士載來了一車一車的旅客,帶著麥克風(fēng)的旅行團、賣東西的小販、熱情的哈薩克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圍聚在池邊,天池依舊閑靜,依舊包容,依舊清澈,千百年來始終如此。
許多地方都有“天池”,天山天池傳說是王母娘娘的住所之一,也就是“瑤池”。
山邊修了一座西王母祖廟,香爐升起裊裊清煙,據(jù)說王母娘娘有求必應(yīng),道觀四周都綁滿了人們?yōu)榧胰撕妥约浩桨岔樌钠碓浮?/p>
我們也留下自己的心愿,系上紅絲帶,在這個美麗的地方。
離開了天池,大巴一路開回烏魯木齊市區(qū),導(dǎo)游桃子為我們唱了首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或許之后有好一陣子聽不到這樣熟悉的歌曲了,雖是萍水相逢,卻滿是真情實意。
新疆雖遠,烏魯木齊雖遠,和這里卻有著共鳴,與環(huán)球的漫漫長路相比,才發(fā)現(xiàn)原來整個中國都是我的舒適圈。
絲路未盡,且待西行……
下一站:烏茲別克斯坦,中亞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