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一個四五線城市,過去覺得,我所在的城市就是最好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了更客觀的看法,那就是大小城市,各有各的好,只看你在意什么,選擇什么。
但無論怎樣選擇,都不能否認一點,那就是努力是實現夢想的前提,只有前行的腳步才會帶我們到更遠的地方。
同樣情況下,身處小城市,實現同一個夢想,相比大城市,你可能需要付出的更多。
一、為什么很多人愿意待在小城市?
我家鄉的廣告詞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無扇之城”,這對夏天動輒四十度的大城市來說,簡直難以想象,所以我們喜歡這里,愿意待在這里,畢業后又回到這里。
全國有很多類似的小城市,很多朋友選擇留在家鄉,原因,我想主要有這么幾點:
一是生活節奏慢。從外部到自身,壓力比較小,身邊的人都差不多,不是公務員,就是事業編,不是在銀行,就是在煤礦,會有一種小富即安,過得還不錯的感覺。人嘛,誰不想舒服點。溫水煮青蛙,往往更容易煮小城市的人。
二是朋友熟人多。有相對穩定的生活圈、朋友圈,有固定的活動,有時不時的各種局,不會有太多的孤獨感。以我為例,身邊有小學的、初中的、高中的同學和單位的同事,斷不了有各種聚會,但仔細想想,除了吃飯和打麻將,好像也沒有其他什么娛樂。倒是不孤獨,但也少營養。
三是父母幫助多。在小城市,更多時候和父母離得比較近。有了孩子,小時候,是父母帶大的;上學了,父母又負責接送。父母為我們分擔了很大一部分家庭工作,真正能體會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有幾老、輕松幸福的感覺。
四是買房壓力小。以我所在城市為例,均價6000左右,兩口子一個月的工資能買差不多兩平米;而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均價5萬左右,兩口子一個月不一定能買半平米;而且在小城市,小兩口結婚時,父母一般已經準備好了房子,對大城市的人來說,像買房這樣努力奮斗很久才能實現的目標,小城市的人,可能壓根就沒有這樣的壓力。
二、小城市再好,也有一些無法回避的短板。
近些年,城市還是這個城市,但我明顯有一種感覺,我們的發展慢了,比沿海城市、甚至是周邊城市,都要落后。我即使再熱愛這個城市,再享受身處其中的感覺,也無法回避一些現實,比如:
第一,缺少足夠的信息,知識更新速度慢。一方面獲得有效信息的途徑少,比如講座不多,簽售會更少,像樣的音樂會、演唱會幾乎沒有。另一方面,大家并不太急于完成知識更新。有一次一個哥們說:我畢業十年,就沒看過一本書。乍一聽,覺得有點不可能,仔細一想,身邊這樣的人并不在少數。
第二,缺少競爭的氛圍,與你同行的人少。在單位,領導的要求不是太高,同事之間更多是一團和氣,那種不越界、不過線的競爭很少。大家更多滿足于現狀,改變的意愿并不太強烈,大城市、大公司那種快節奏、饑渴感和競爭意識,確實要少很多。
第三,缺少足夠的平臺,供選擇的機會少。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工業主要以煤礦為主,煤礦效益好的時候,真的是紅紅火火;一旦煤價下跌,很多行業都會受到連鎖反應。一旦離開現在這個公司、這個行業,選擇的機會少一些,或者說,不知道自己還能干什么、還會做什么。
說這么多,并不是想抱怨什么,只是想說明一點:小城市過于安逸的生活,可能會慢慢腐蝕我們的斗志。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與那些在大城市奮斗的人相比,能力上的差距有,但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身上是否還有那股沖勁,是永不滿足,勇往直前,還是安于現狀,樂于享受。
三、選擇小城市,不是不會成功,而是想成功,你必須付出更多。
原來有機會到省局,后來各種原因,還是放棄了。朋友問我怎么想的,我說:在省局就像是行駛在一條大路上,速度快一些;在分支局就像在一條小路上,速度慢一些。但都是路,只要努力,只要不停下來,就都會往前走,就都有希望。怕就怕無路可走,或者自己停滯不前。
所以無論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可能會成功,都可能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概率大小的問題。只是在小城市,你可能更容易滿足,更可能獨行,更容易停下前行的腳步。
第一,你要常去大城市走一走,看看別人在干什么。同樣是順其自然,在大城市,你要想順其自然,就得跟上大多數人前行的腳步,你慢了,自然會被淘汰,所以要不斷努力,就像在傳送帶上,你必須往前走,要不你沒有資格談順其自然的。
而在小城市,標準和要求都要低很多,身邊有愛健身、愛跑步、愛看書的人,但更多是愛喝酒、聚會、打牌的人,所以你要想順其自然,會容易很多。你甚至可以一天、一周、一個月什么都不干,然后感覺也沒什么影響。
所以有機會,多去外面走一走,看看別人在干什么。一個朋友和我說,去深圳最大的感受就是節奏太快了,到處都是行色匆匆的人,有一次不小心踩了別人一腳,剛想道歉,卻發現別人早已走遠。
另一個朋友和我說,在廣州他們的公司里,超過晚上九點才算加班,九點以后的打車票才可以報銷,朋友說,他的打車票幾乎都能報,這是什么概念,我們可能一年也沒有幾天能加到晚上九點。而他,也是我們同學里現在發展最好的。當我們艷羨別人的成就時,平時的付出其實已經決定了一切。
第二,你要和大城市的人一樣自律,甚至更加自律。前兩天看一個段子,說在中國,黑黑瘦瘦的是窮人,因為吃不好,白白胖胖的才是富人;而在發達國家,正好相反,白白胖胖的大多是窮人,因為沒錢健身、曬太陽,而黑黑瘦瘦的才是富人,因為常健身,因為自律。不信你看美國總統,有幾個身材不好的。
我在天安門附近住過幾天,早晨跑步的人,明顯要多一些;我沒調查過,但個人感覺,在簡書上寫作的人里,尤其是簽約作者,大城市的應該多一些,一方面素材更多一些,另一方面看書、寫作的氛圍更好一些。
在小城市,有時候你足夠自律,也就意味著足夠孤獨。自律代表著不是那么合群,代表著某種程度上的以自我為中心。以寫作為例,大家會用異樣的目光看你,覺得你在搞什么鬼,完全不能理解。你只有靠自己強大的內心,靠不斷鼓勵自己,才可能繼續走下去。
第三,你要保持更多的耐心,直到成功的到來。同樣做一件事情,小城市會受限制一些。比如寫作,很多新鮮事物不了解,就寫不出有新意的文字;很多事情沒有經歷過,就舉不出很合適的例子;很多書、電影沒看過,就達不到那樣的高度和深度。
要想堅持做下去,需要更多的耐心。往往這條路上就只有自己一個人,夜深人靜的時候是這樣,白天喧鬧的時候還是這樣,因為你和大多數人不一樣。
說了這么多,只想表達一個意思,我熱愛自己所在的城市,不否認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這些不足,都不能成為停止我前行的理由和借口。相反,只有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耐心,更強烈的渴望,才會讓自己堅持下去,才可能有不一樣的人生。
end。謝謝閱讀,天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