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冰風暴》是李安1997年的電影作品,要不說李安是大師呢,現在2017年了,我在二十年后看這樣一部片子,覺得很真實很震撼,暗想要是這片子是現在拍出來的,一播出網上一定會炸開了鍋,對所謂的鑰匙派對換妻行為,網友們一定興奮得像聞到了味的蒼蠅,嗡嗡地將這部影片推向高票房。然而,大師是遠遠走在時代前列的極少數的人,因此背影寂寥又落寞,《冰風暴》當年的票房熱度都很一般。
? ? ?在《十年一覺電影夢》中李安提到在拍攝換妻派對的一個鏡頭時,他對女主講戲,大意是在男方出軌,并在派對上被情人女鄰居殘酷拒絕后,男方方寸大亂,一個人坐在洗手間里,女方跟男鄰居配成對,算是絕望下的溫暖慰藉,但雙方沒法沖破禁忌,最后決定在暴風雨之夜由男鄰居送自己回家,女方這時到洗手間找自己的丈夫,李安對她說:“現在你還愛這個男人嗎?”女演員突然慟哭出聲,李安上前安撫她,哭了半個多小時,然而,當開拍的時候,女演員居然沒哭,李安也就拍了她的一只手,這只手在推開洗手間的門時輕輕地顫抖著,傳神地表達了主人內心的崩潰。
? ? ?《冰風暴》的故事很“小”,兩個相鄰的家庭,男人出軌女鄰居,女人早就了然于胸,日漸沉默,家庭氣氛壓抑,夫妻也已放棄對他們情感的“治療”,不再去見婚姻治療師。男人把話說給自己的“情人”聽,而情人斷然說:“我已有丈夫,不再需要另一個丈夫。”原來,作為“妻子”的義務就是忍受“丈夫”的絮語。由此窺知,女鄰居只是在偷歡,而男人要的是感情的慰藉,于是,在感恩節的鑰匙派對中,女鄰居明知男人的鑰匙是哪一把,但還是選擇了另一個年輕帥哥。男人絕望地叫著“不,不!”然后說自己需要到洗手間想靜靜。
? ? ?盤子里只剩下兩把鑰匙,其他的鑰匙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促成了一次男女的肉欲狂歡。女主看著自己老公的鑰匙,拿起了另一把,走向男鄰居。
? ? ?而與此同時,他們的孩子們也各有各的樂法。16歲的大哥哥進城去找富家女,卻發現自己并不是圣誕夜唯一的客人,于是設法喂了對手迷藥,不料女孩也要吃,現在,屋子里他是唯一的清醒者,可以為所欲為了,他卻在最后關頭,遏制了自己的欲望沖上了回家的火車。
? ? ? ?14歲的妹妹跟鄰居的哥倆上演了身體游戲。在跟弟弟時,被男方母親發現,于是,這個同樣沉緬于身體游戲中的成人,對著女孩語重心長地說:“身體是你最初最后的圣殿。”那么,她自己的身體呢?女孩在跟哥哥時被自己的父親發現,倒霉催的孩子,父親壓抑住自己的情緒,背她回家。然而,在大人們圣誕夜放縱時,女孩還是溜到鄰居家,跟弟弟“玩”了起來。而迷戀于完美頭腦想像的小哥哥一個人到街上觀察冰風暴,觸電身亡。
男主早上回家發現了鄰居兒子的尸體,面對著鄰居一家的慘劇,他們一家頭一次凝聚在一起,三個人一起去接哥哥回家,哥哥從車上下來,看到了等待中的家人,爸爸媽媽妹妹,以完美的等差數列的高度差站著,是本影片中最和諧美好的一幕。鄰居家的死亡讓這一家人重生了。
這樣的一個結局,還是給出了希望。上次回家跟我一個姐姐聊天,她說:“現在我跟老公每天說話不會超過十句。”我知道這十句肯定是:“今天吃什么?”“快睡吧!”“你還在看手機!”當然這樣的對話也是對話,但不是交流。《冰風暴》中的家庭成員也在是說話的,但眼神從來不看著對方,這樣的交流不走心,媽媽精心準備了飯菜,丈夫也會去幫忙,但這樣的家庭走的是胃,不走心。這樣的日常,這樣的僵局,其實已經成為中年家庭中的常態,并且很難會遇到一場人性的冰風暴,把我們從這樣的狀態中喚醒。我們每個人手撐著手機,在線上尋求知音尋求安慰尋求認同,在線下我們沉默寡言,冷漠淡漠讓我們真正的關系變成荒漠。
人是關系的綜合體,人永遠是處于一個系統中,但如果你在這個系統中,把所有應該伸出去的觸角都縮回殼里,或者跳到另一個系統中尋求慰藉,很顯然,這個系統就慢慢遺忘了你。也許一場婚外戀可以拯救你的苦悶,但沒法拯救你的真正需要。
我一個信佛的朋友說,如果有一個內在是充足的,另一個就會得到充滿。個人覺得還是獨善其身的另一個版本。婚姻家庭中,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充足的,我們都在想辦法讓我們產生連接,這連接才有可能讓我們倆人充足豐盈。當然,在達到豐盈之前,我們的交流,我們的連接很可能瑣屑、疲累,歡愉和傷害如影隨形。可是婚姻就是這樣,它不會是避風港,你需要大膽地說出你的需要,把最脆弱的內在呈現給對方,然后,在某一點某一高度惺惺相惜,用這份相知抵擋漫長歲月的侵蝕。
在李安的電影中,《冰風暴》一直很少有人說好,只能說,當你有了故事,才能看懂故事。
??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