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把爺爺叫做公;把父親喊做爹!
爺爺離開我們已經好多年了。我出生的時候,爺爺已經過世了,連面我都沒有見過。
奶奶是老傳統的小腳女人,什么東西都認為有用,不舍得扔。奶奶說,爺爺是晚清秀才,繼承了祖爺爺血統,從小便熟讀詩書,喜歡填詞作賦,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在民國時,爺爺是羅氏祠堂的當家人,教書先生,桃李滿天下,頗受族人尊重。
奶奶保管著一個長條形的錦盒。奶奶的舊物件我都可以隨意翻動,唯有這件長條形的淡綠色錦盒例外,無論我怎么撒嬌,奶奶總是神秘地對我講:“這是爺爺的傳家寶,可不能動”。
“爺爺的傳家寶是什么?”我問爹爹。爹爹摸著我的頭笑著說:“你先自己猜猜。”各種寶貝在我腦海中浮現:金銀珠寶?名人字畫?玉如意?還是什么魔杖?…… 爹爹搖搖頭:“難道只有奇珍異寶才能是傳家寶? 對于我們家來說,還有比這更珍貴的東西。”
全家團聚的除夕夜,在吃完年夜飯之后,爹爹鄭重地打開那個長條形的淡綠色錦盒,說:“孩子們都想知道咱們家的傳家寶是什么,今天我就讓大家看看。”說罷,爹爹小心翼翼地將錦盒打開,從里面取出一本陳舊的厚厚的發黃的書。爹爹說:“這是爺爺重新裝訂的羅氏族譜”。翻開書,扉頁上是爺爺用隸書寫的羅氏家規:“忠孝為本,誠信做人,自強不息,天道酬勤。立德修身,愛國廉正,寬宏仁德,詩禮崇尚”。第二頁就是羅氏家訓二十條,諸如:奉先祖,孝父母,睦兄弟,和夫婦,嚴閨閫,親宗族,敬師長,信朋友,力耕種,勤誦讀,習禮儀,戒淫惡,戒為非,戒賭博,戒洋煙,戒洶酒等等。
爹爹望著我說:“這是你太祖爺爺留給我們的‘家訓’,我們要‘讀書持家,以誠待人’,使它世世代代成為我們家的‘傳家寶’。”爹爹說罷,又在族譜上留下“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十個大字。
爺爺留給我們的傳家寶雖不值錢,但它是一筆豐富的精神財富。
每年清明節,奶奶總要帶著我們去羅家溝祖墳祭奠爺爺。羅氏祖墳在金鼓山腳下,大大小小幾十座墳墓或整齊或錯落排列在山坡上。墳前用整齊的大條石砌了一條埂,墳埂前十米遠修了一座高約六米,寬四米的羅氏埤坊。
碑坊分為上中下三層,三開間式,以中間為軸左右尺寸、造型相對稱。最上層用石頭雕有翹角,中間上書“山清水秀”四字,下面中間兩根石柱上有一對聯,字跡遭人破壞,已模糊不清,連墓主的姓名也看不清楚了。從規模和碑的樣式來看,字體工整,層次高,坊數多,碑坊造型大,意味著逝者身份尊貴。墓主有可能是清政府官員或大戶人家,一般小戶人家修不了這么大規模的碑!
奶奶虔誠地跪在碑坊前,焚香、燃紙錢、磕頭,默默地祈禱著……奶奶告訴我們,這碑是紀念你爺爺的爺爺的,那是你祖爺爺。祖爺爺隨先祖從湖北麻城遷入四川,勤奮好學,考中舉人,入朝為官,清政府為其立碑紀念。(不知是否真實,我打電話問過族人,說此碑有三百年歷史了,有待考證。)
家風是一個家族中流傳下來的優良習慣不斷地由后人繼承并發揚,而不同的家風會令我們的人生道路走向不同的方向。在我眼里,這個寫著我們羅氏家訓的“族譜”比任何金銀財寶都更加珍貴,爺爺和爹爹正是秉持家訓的精神,讀書、修身、助人,受到了族人們的尊重。這份彌足珍貴的“傳家寶”,值得我用一生去守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中華民族的古訓。自強不息,活出人的傲骨,而不是畏縮于人世。曾記否,孫中山先生以“天下為公,立命為民”為己任,一生不斷追求探索真理。而“忠孝為本,寬宏仁德”爺爺留下的家規家訓不斷警醒自己誠實做人……
附:《羅氏祖訓》
一、奉祖先: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如木有根,無根則朽,如水有源,無源不久。尊祖之道,舊章恪守。豎表立碑,修塋復土。祠堂亨祀,趨蹌奔走。言念先人,光前裕后。
二、孝父母:羊能跪乳,鳥能反哺。惟人最靈,誰無父母?生我劬勞,提攜捧撫。罔極恩深,損軀難補。朝夕溫恭,殷勤寒暑。扶養無方,承歡安慰。吲敢拂違,自罹罪罟。
三、睦兄弟:關懷兄弟,同氣連接,同氣連枝。如手如足,痛養關之。骨肉天性,安忍乖離。弟恭兄友,雁行依依。患難相顧,疾病扶持,毋生隙,雅奏塤□,旨哉圣訓,兄弟恰恰。
四、和夫婦:陰陽交和,雨澤斯行。夫婦調和,家道乃成,夫為妻綱,正心修身。婦主中饋,內助殷勤,毋傷反目,毋玷家聲。雍雍肅肅,如鼓瑟琴。君子偕老,詩詠睢麟。
五、嚴閨閫:男女有別,授受不親。嫌疑須避,內外須分。責在家長,約束嚴明,防微杜漸,寡欲清心。三姑六婆,斷絕逢迎,授受不親。嫌疑須避,內外須分。責在家長,約束嚴明。防微杜漸,寡欲清心。詞嚴法肅,玉潔冰清。閏門之內,聿著儀型。
六、親宗族:屬在岡宗,誰非骨肉?一本萬殊,爪延□續。吉利相慶,兇則相助。婚姻不通,昭穆嚴肅。分多潤寡,憫孤恤獨。義學義田,古道敦篤。語亦有之,敬宗收族。
七、敬師長: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先生長者,德業兼資。隨行隅坐,向難析疑。勿生厭薄,勿敢荒嬉。耳提面命,敬而聽之。程門高弟,立雪忘疲。隆師重道,自古如斯。
八、信朋友:同類為朋,同志為友。有無相通,守望相助。然諾勿欺,訂交勿茍。白頭如新,握手話舊。況在士林,擇交某某。直諒多聞,尤宜親厚。善乎平仲,相敬耐久。
九、力耕種:艱難稼穡,無逸陳書。食為民天,敢不念諸?春田秋圃,莫令荒蕪。游民失業,非日良圖。深耕蝗褥,水旱無虞。毋失其時,倉廩不虛。仰事俯育,其樂何如!
十、勤誦讀:學為日益,不學無術。圣人論學,首重時習。春誦夏弦,苦心孤詣。嘉言善狀,典型在昔。玉不受琢,焉能成器?猛著祖鞭,出人頭地。道德文章,功建名立。
十一、存忠厚:刻薄成家,理無久享。悖入悖出,毫厘不爽。幸災樂禍,刀唆冤枉。鬼神難欺,赫赫在上。善惡之報,捷如影響。孰無天良,須加培養。在家存心,陰德無量。
十二、尚勤儉:儉可助廉,勤能補拙。開財之源,非勤莫克。節財之流,惟儉是則。土、農、工、商,各精其業。怠惰奢華,切宜刻責。休待老年,徒傷落魂。克勤克儉,是為美德。
十三、習禮儀:相鼠有齒,相鼠有皮。人而無禮,走肉行尸。廉恥道喪,蠢蟲無知。大家子弟,儉點威信。一言一動,中矩中規。束身名數,可法可師。人貴自立,勉之望之。
十四、戒淫惡:勿聽淫聲,勿視邪色,勿看淫詞,勿為妄說。我重閨風,人重名節。恕道存心,淫念自絕。況有鬼神,難容惡薄。淫人婦女,報在妻妾。跳過此關,英雄豪杰。
十五、戒為非:天之生人,各有本分。富貴貧賤,皆由前定。素位而行,事由已盡。勿由庸流,行險僥幸。貪得無厭,終歸窮困。端方君子,行不由徑。順時聽天,安分守命。
十六、戒賭博:人生世間,為善最樂。正業多端,隨事可學。獨恨愚頑,甘心賭博。同流合污,此爭彼奪。浮念澆風,自斯附禍,富者立貧,貧者益薄。欲正家規,先除此著。
十七、戒酗酒:古人制酒,非以為禍,冠香喪祭,禮用清酌,洗爵尊戽,獻酬交錯。惟彼貪夫。不知節約。終日醉鄉,顛狂失措,耗所損精,形骸脫落。戒之戒之,量飲無過。
十八、戒爭訟:免訟有道,忍忿息爭,一事不忍,貽累終身。縱云理直,聽斷難憑。易生嫌隙,和氣焉存?多藏機械,民行焉興?傾家蕩產,后悔無門。莫學疾漢,慣入公庭。
十九、戒溺女:男女雖別,性命一般。呱呱而泣,膽戰心寒。水中一拋,于心何安?乍離母腹,旋入鬼關!生死反掌,天理傷殘。故殺子孫,律法能寬,奉勸慈親,救命血盤。
二十、戒洋煙:世人蠢,誤嗜洋煙!槍炮齊整,名聲森嚴。男女混雜,晨錯倒顛。傾家蕩產,絕嗣戕年。全無利益,自取尤愆。墮其術者,猛著祖鞭!
(此文獲仁壽縣“清風仁壽”廉潔征文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