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聽到某家某人有個傳家寶,都會眼睛冒光。傳家寶,寶貝啊,不說真金白銀,那也應該是古董級別的物件了吧。然后幻想著,某一天,也有人拿著一個小小的盒子,從里面拿出一個看起來飽經風霜,但卻價值連城的東西,對我說:拿著,咱家的傳家寶,就交給你了。
?當然,以上都是我的臆想。我家沒有傳家寶。據我奶奶說,我家祖上,窮的是叮當響的,能吃飽飯就是幸福,哪里能有點財寶傳下來呀。
??大年三十,我去給奶奶整理家。收拾完畢,和奶奶閑聊,突然,奶奶顫顫微微地站起來,走到她一般藏東西的地方,手伸進去好一陣功夫,然后,拿出了一個用紅色塑料袋包著的東西。
?她走過來,對我說:拿著,給你一個傳家寶,拿回去先給你媽,讓她一定保管好。我詫異,我們家不是沒有傳家寶嗎?難道?莫非?哦,不,傳家寶不是應該精心保管嗎?我奶奶這種收藏方式,一個平時買東西隨處可見的紅色塑料袋,里面裝的到底是什么?
?“奶奶,這是什么東西,我打開看看可以吧?于是,我小心翼翼又滿懷期待地打開了那個帶子。嗯,看清楚了,里面放著的是一個大約高為15厘米的,有個蓋子的小桶,鐵制的小桶。
?這個小桶,我有點印象。小時候,爸爸每次去給爺爺上墳,奶奶都會把準備的飯菜放到這個小桶里,然后,爸爸拎著它去給爺爺上墳。回來后,奶奶會把它清洗的干干凈凈。擦干,再曬干,然后收好了,等到下次要用的時候,再給拿出來。
?“奶奶,這個就一鐵桶,還成咱們家的傳家寶了啊!”“可不是呢,這個可是個寶貝,這個是生你大姑那年,你爺爺親手做的。你大姑今年59歲,這個小桶,59年啦,你看,給我保管的多好,拿回去,給你媽讓她保管好,以后每次上墳就讓你爸拿著。”
?“嗯嗯,好”我應答著。“記得,每次用完一定要洗干凈,擦干,再曬干了,不然放的時間長了,會發霉的。你記住沒?”我記住了,我肯定記住了。就在我要拿回去時,奶奶還在擔心,硬要我給她重復了一遍收藏指南,以便我回家后能完整無缺地把它反饋給我的媽媽。
?我和我媽都被奶奶的搞怪逗笑。我們當然清楚存放59 年的鐵的價值。奶奶更加知道了。可是,她是當真拿它當寶貝,并且,是非常認真地在考慮著這個小鐵桶的保管和延續問題的。
?一件可以說毫無價值的物件,為什么在奶奶心里,被定義為:傳家寶。我和爸爸聊起來。用爸爸的話說,每當聊起老一輩的故事,都是在說古。就像他們小時候聽人說書,是講的人怎么講也講不完,聽的人怎么聽也聽不夠。
?我興致十足呢。每一代人,對自己所處的那個年代,都是情感至深。我喜歡我成長的新千年,爸爸懷念的是他們那個簡單的成長環境,奶奶則把五六十年代的東西視如珍寶。
?人是有感情的。物品沒有。但人可以賦予物品感情而讓某個物品變得獨一無二。就像這個小桶,它是奶奶珍惜物品的見證,它是奶奶對爺爺思念的寄托,它是奶奶勤家持家的品格,它是愛的傳承。
?這個小桶,媽媽把它很好地保存了起來。
以后的以后,我希望還能看到它現在的樣子。
以后的以后,我會把這個故事講給我的孩子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