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第8天到第21天的閱讀記錄
傳送陣
復盤--21天暴力閱讀(一)
【11月8日】第8天,共60頁,95min
《巴菲特傳》101~150頁
巴菲特很厲害,但有個問題,獨立生存自理能力比較差,甚至在作為爸爸在某些時候不稱職。不過很喜歡女兒得了臆想癥之后他的做法跟眼鏡人說再見,還是很幽默的。
第二次出現查理芒格,這個股神的知己。
巴菲特在成立自己的公司之后,慢慢走出老師的影響,不再是模仿,而是形成自己的理論,但原則卻不會改變。
感受,好吧!我今天不知道吃了什么東西,胃吃壞了,很難受,今天就到這兒吧!
《jit與精益改善》11~20頁
【11月9日】第9天,共140頁,250min
《巴菲特傳》151~220頁
巴菲特確實是厲害,超冷靜,很理性的人,能夠在70年代的金融危機中盈利,確實厲害,這也是他股神的來歷吧!
巴菲特的投資每一次都是要自己去調查研究,會去評估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從來不去沾自己不了解的行業。
即使到退休尋找合作伙伴,也是要了解一番,而且更重要的看人的品格和信譽,做人都得這樣。
在這70頁的閱讀中,我覺得他的性格以及他做事的風格,如果我是他的妻子我或許是承受不了的,畢竟一個家,也感受到她妻子的強大,最后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去做,去追求自己的夢。
有個人物,內布拉斯加家具城的創始人羅斯,“B夫人,”這位47歲創業的婦人,我很佩服,也很震撼,竟然有如此強悍的女人,身高不足1.5m,但性格果敢,堅毅,又聰明,到90歲高齡了還在工作,沒有去享受晚年生活,這讓我想起了邵逸夫先生,107歲壽終的電視王子,在這個年齡的時候也在工做。
邵逸夫先生去世那天,看到很多人在說因為天堂需要電影,所以先生就去了。
假設,假設,假設,你的爸爸是沃倫巴菲特,你愿不愿意當他的孩子?
這個爸爸幾乎不管孩子,只對自己的妻子很是依賴,生活自理能力很差,除了投資看報,“巴菲特只要一本書和一個60瓦的燈泡就足夠了”,說真的,我不愿意當他的孩子,我也不愿意誰有這樣的爸爸。
好吧,只是談談感受而已,畢竟沒有誰是完美的,上帝給了你一扇很漂亮的門就不會再給你一扇可以看見最好風景的窗。
《JIT與精益改善》21~42頁
精益或者TPM這些的基礎都是5s,論5s管理的重要性,論為何5s會被淪落為大掃除的悲劇。
發現這本書講到了企業經營思想,有三種:
1.成本中心型的經營觀
以計算或實際的成本為中心,加上預先設定的利潤,得出售價。
售價=成本+利潤
(成本上升必須提價,譬如鐵路)
2.售價中心型的經營觀
以售價為中心,當市場售價降低時,利潤隨之減少。
利潤=售價-成本
(市場好,利潤高,市場不好,利潤降低甚至虧本,聽天由命)
3.利潤中心型的經營觀
以利潤為中心,當市場售價降低時,成本也必須降低,以便獲得利潤(目標利潤)不會減少
成本=售價-利潤
消除浪費,降低成本,精益管理,精益思想
《六西格瑪》1~50頁
筆記做的很認真,加油!
【11月10日】,第10天,共82頁,145min
《巴菲特傳》221~303(完結)
讀完了,讀完了,讀完了!老爺子已經88歲了(1930年),看完這一本書,確實是傳奇的一生,在投資中能夠抵制住誘惑的確實不多。
讀完了反倒沒有什么及時感觸,只是很佩服,很敬畏,愿老爺子的夢想成真!
【11月11日】,第11天,共120頁, 190min
《JIT與精益改善》,43~63頁
生產計劃種類
1、長期計劃
為年度財務預算、固定資產(設備等)、不動產(廠房等)的投入、預定新開發新產品類別及預定淘汰目前在生產產品類別、成產布局規劃等提供依據
注意預測各大類產品系列在市場上要銷售的數量
2、中期計劃
評價在未來數月里,生產能力、供應商以及采購部門能否對應,各部門人員是否不足(或富裕等)
對市場的一種預期
3、短期計劃
對最終產品制訂生產指令,既要確保準時出貨給客戶,又要產品庫存最小化,同時為其他車間(生產最終產品以外)、倉庫、采購等部門提供制訂生產指令、交貨指令的參考依據
《精益戰略部署》 1~100頁
借這本書是因為自己應該對精益生產有個系統性的概念。其實這本書是對一個公司的如何做精益生產的,其中有很多問題在企業中都出現,但這本書只是提供方法論,“真北”,沒有具體的很詳細的過程。
對于剛接觸精益生產的人,不建議讀,等大多數概念有了定義之后可以去讀。
了解的越多,越覺得在公司推行更難,從計劃到執行再到檢查最后調整最終形成循環,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全員參與,每一個人都要,上到最高管理者,下到一個清潔工,而這些的前提就是把5s做好。,心里默默來句,孩子洗洗睡吧!
感受:今天是第11天,還有10,我讀完了四本書,還有12本書,兩本書讀到了一半不到,也就是之后的每一天平均要一本書,所以得加班加點了!
【11月12日】第12天,共162頁,250min
《精益戰略部署》101~199頁(完結)
這本書讀完了,里面寫的工具特別多,但對于現在的我不適合,我現在需要的是對里面提到的每一個工具或者定義有概念。
《一問一世界》1~63頁
寫楊瀾的書。
共六章,每一章根據主題寫了相關人物和故事。
這本書,很厲害,厲害的地方是每一章有很多個人和故事,但銜接特別順,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進入下一個故事。每一個人每個故事都是楊瀾采訪過得或者楊瀾經歷過。每一個章節主題很鮮明,也緊跟主題。
我這個人我覺得跟同齡人應該是有代溝的,曾紅遍大江南北的《還珠格格》我到現在也沒有看完過一整集,(這部電視劇出來的時候我家電視因為沒有其他地方衛視看不了),就說楊瀾,我第一次很有印象了解她是在高中英語教科書中(到現在也是這樣,當下很流行的梗,我根本不知道,因為我壓根不去了解這方面的)。
這本書讀起來很慢,名字很多,每一個名字后面又都有一個很好的故事,所以也讀不快,而且對于一件事情,這本書講述的很有理有據,即使是一句空大的話,到這本書里感覺是那么的真實。
【11月13日】第13天,共153 頁, 190min
《項目經理案頭手冊》1~153頁
概念
1、項目:項目是一次性、多任務的工作,具有明確規定的開始和結束日期、特定的工作范圍、預算和要達到的特定性水平。
(一項目就是一個計劃要解決的問題;問題正確很重要)
2、項目干系人:在項目中有既定利益的任何人員。
3、客戶:是項目交付成果的使用者。
4、項目發起人:是實際命令執行項目的人。
5、項目經理:對保證按時、按照預算、按照工作范圍以及按所有求的性能水平完成項目去全面負責人。
6、項目管理:對那些達到項目目標必須執行的活動, 計劃、進度和控制
7、C=2P+3T+4S(費用是績效、時間和范圍的函數)
8、布魯克法則:向一個已經滯后的西南股增加人員,可能會使項目更加滯后。
9、項目生命周期:概念、定義、設計、開發或施工、應用和后評估。
10、項目管理體系
項目經理的案頭手冊,果然帶項目沒有那么容易,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死亡。偶然的機會從技術員接觸管理,從對精益生產的了解到現在要對涉及到的每一個工具都要理解透徹,再到瞎貓碰見死耗子般的帶項目,沒有人指引,只是靠自己的感覺去學習,我相信我可以的,對一個項目的管理有體系認知。
感受:今天第13天了,啊啊啊啊啊,才讀完5本書,加班加點的要讀啊!所以,繼續了!
《項目經理的案頭手冊》《成功的項目管理》《項目管理的修煉之道》
我看不下去了,我要換書,這幾本書本以為人家推薦的可能會好點,但我自己讀發現不行。
【11月14日】,第14天,104頁,125min
《一問一世界》64~168頁
這是昨天做完筆記之后讀的,今天白天只讀了幾頁。
白天讀的關于項目管理的書籍,決定放棄,實在是覺得讀不下去,雖然一本已經讀了快兩百頁了 ,但終究是自己讀。
【11月15日】第15天,共 106+148(手機)頁,230min
《一問一世界》169~275(完結)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人類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似乎一直伴隨著發問。
我們的好奇心無可救藥。
《楊瀾訪談錄》10年(本書寫的),500多位人物,從開始的自己當老板到后面的公司落地退出老板,楊瀾這前半生真的過得很精彩,她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記者。能夠第一時間取得和各國的總統之間的聯系并得到采訪的機會,與她自己本身有很大的關系。
從要決定采訪一個人開始到最后的上映,這期間的工作真的很大,尤其是專訪,肯定要對嘉賓了解,提問還要有新穎并博得好感。
為這么專業的記者,致敬!
這本書打開了我領一個好奇的心,我自小喜歡看傳記的節目,唯獨這個沒有看過(不知有沒有采訪星爺,很好奇),以前的李詠的節目(名字忘記了),到后面的金星秀,其實都是奔著人物去的,我想我應該去看看這個節目,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人物看看訪談。
《項目進度計劃與控制》1~148(手機頁數)
之前找的關于項目管理的書決定放棄,找到了這邊最新版的書籍來看,果然不一樣,感覺好多了,自己心情也好很多。
沒想到楊瀾訪談錄都有實體書籍了,這個節目很不錯呢,通過這個節目可以了解到很多牛人的故事,寫文章不愁沒素材了。
【11月16日】,第16天,共50頁,60min
《沉默的大多數》 1~50頁
這本書是我臨時加的,王小波的作品,雜文。
今天加班到十點鐘,到現在還在繼續讀FMEA方面的書籍,文章的感謝我后面我補上。
王小波,聽說他的作品不錯呢,改天寫篇讀后感介紹一下。
【11月17日】第17天,共145頁,240min
《FMEA》1~145頁(完結)
一口氣讀完這本工具書,最近被工作給整的,之前參加培訓有想到要看這方面的書籍,視頻教程全都買好了,但一直在看基礎5S、JIT、TPM,既然工作需要那就惡補了!
FEMA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在產品設計階段和過程設計階段,對構成產品的子系統、零件、對構成過程的各個工序逐一進行分析,找出所有潛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可能的后果,從而與此案此案去必要的措施,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的一種系統化的活動。(預防為主,風險評估)
書是看完了,也不知道上陣怎么樣,話說即使現在開始寫也好幾個月了,但真的把我口語化的文字轉化為書面文字還是很費勁的,再加上還是工科生的思維---附圖(簡單明了),更是沒救了,啦啦。
【11月18日】第18天,共54頁,65min
《愛你就像愛生命》1~54頁
這是一本情書,王小波先生寫給李銀河的情書。
我一直覺得作家們表達感情這件事情很酷,只要愿意,隨時可以寫出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來。
王小波先生在給李銀河的信里“你好哇李銀河”很俏皮的話語開頭,每封信無時無刻不體現著他對李銀河的愛,關鍵是自己不認為自己“唧唧歪歪”。
讀著這每一封信,仿佛看到當初熱烈追求心愛之人的王先生。
這些信件,讓我對王小波先生有了一些更立體的了解,在愛情里,他是有點自卑的,他對李銀河的愛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他自己會失去,也怕她會生氣,不開心,在這份感情里,我讀出了自卑感。話說讀著這些信真是覺得好曖昧啊!?乛乛?
【11月19日】第19天,共120頁,255min
《沉默的大多數》51~120頁
這本書以為讀起來很快,但發覺沒有之前那本書快,涉及到年代思想觀點又是那么深刻,不留神讀了很長時間,卻發現進度很慢。
《重新定義管理》1~50頁
主要是講合弄制的,比較干澀,讀起來真的很慢,總感覺找不到觀點,每一段落真的太長。
遇到不喜歡的書,可以換一本。
【11月20日】,第20天,共125頁,220min
《沉默的大多數》150~275頁
還有一天,我還在讀,應該是讀不完了,但我依舊會讀。不喜歡的書我已經放到一邊不讀了。
時間好快,總感覺前幾天才在尋找書籍,然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了。
繼續!
專注做事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的。21天不知不覺已經快結束啦,加把勁!
【11月21日】,第21天,共175,250min
《愛你就像愛生命》 55~220頁
從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情書,到李銀河寫給王小波的情書,到王小波在外留學給朋友的心,再到王小波回國之后與國外友人的通信。
讀著這些20年前的信,每一個人都不容易,在外留學,沒有錢,打工洗碗,連waiter都沒資格干;在國外不蒸包子爭口氣,怎么著也得干出個像樣的事;回到國內之后,從生活緊迫到日子過得寬松,從給人做data到自己編程序,用自己編的程序寫文章,從調研被拒到文章獲獎,這些信就是王小波生活的記錄。
從信的內容,筆者的心情,筆者的經濟狀況來看,可以看到國內的發展慢慢好起來了,有一種看到希望的感覺。
書中有提到李銀河已經當教授,而王小波自己卻什么都沒得干的苦悶勁,嘿嘿,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