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子看得差不多了,要籌集首付,我便開始梳理各個賬戶的存款、信用卡賬單。
通過梳理,我發現,春節之后的三個月,每個月的信用卡賬單都居然增加了2-3倍,我被自己不節制的花錢能力嚇了一大跳。
照這樣算下來,2017年的第一季度,我們根本就沒攢下什么錢,基本處于收支平衡的狀態。面對高昂的房價,我們這種工薪階層,如果再攢不下錢,買房只能是一個夢。
我也曾經希望通過理財改善收入水平,并記了大概2-3年的賬,后來因為手機容量有限,又覺得記賬沒有太大用處,就停掉了。現在看來我真的是大錯特錯。
原來記賬的時候,我每天所花的大錢小錢都會記上,每天要記好幾筆。每個月都會給自己設置一個額度,如果能有結余,自己就非常高興。當然也會有超支的時候,如果這個月超支了,再去消費的時候,我就會慎重考慮要不要消費了。
記賬確實不能給我帶來收益,但是,它可以讓我對自己花銷明細心知肚明,不用等到信用卡賬單日才會恍然大悟,“這個月又超支了這么多!”
梳理自己這三個月來的花費,我仔細研究了下,確實有很多錢是沒必要花的。比如,給孩子買的玩具、零食、外出吃飯,因為不愿擠公交車而增加的打車費,還有我報了很多網上收費課程,自己卻沒有時間或者沒有精力去學習,等等。如果我非常清楚自己的消費明細,或者給自己設置一個消費額度,我估計就會節省不少錢。
作為一名理財小白,我的錢主要是放在微信理財通、余額寶里面,再購買一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手上留有較少的現金,消費主要是刷信用卡,或微信支付。最近聽了三公子的理財基礎課,我覺得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自己理財知識有限,也沒有能力去涉足高風險的股票投資。
所以,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信用卡消費,還有網上支付消費,對自己每天的消費明細作好記錄。
理財最重要的就是要開源節流,開源是培養自己賺錢的能力,而節流是培養自己的自控能力。開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節流卻可以馬上上手操作,只有控制好流出的錢,我才能有更多用來生錢的錢。
攢錢真的很重要,學理財,先記賬,理財從記賬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