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已經兩年了,我對它的關注視角逐漸由朋友圈轉移到固定的幾個公眾號。
剛學會用微信時特別熱衷于發朋友圈,心情好了壞了、創新了什么菜品、品嘗了啥美食了、到哪里旅游了……都要在朋友圈里吆喝一下。吆喝完了就關注看是否有人點贊、跟帖,時不當地再回復一下,謙虛一下。每天刷屏看看別人又曬了點啥出來。人家曬了,你不贊一下就顯得你情商不高,可有時真不知道應該說點啥。比如朋友圈里有一同事妹子,也都四十出頭的人了,盡管顏值高點吧,也不能總是曬賣萌照啊!況且也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狀態一覽無遺的展現給別人吧!漸漸地就不愿意發朋友圈了,對別人的轉發的東東也都是有選擇性的瀏覽。覺得好的、受教育受啟發的,就評價一下,點個贊。
說起微信群,算算好像得有大大小小十幾個群了。小學群、同學群、同事群、家人群、投票群、讀書群、舞蹈群、吃貨群······剛開始建群時大家還聊得挺熱乎的,可是時間長了就有潛水的了,光看別人聊,自己不說話。這到可以理解,很多年不在一起,有的又是素未平生,生活環境的不同,有時沒有共同話題不好隨意說話,多聽少說甚至不說都無可厚非。但是偏偏就有土豪非要試水,一上來就發幾個紅包,看看都誰搶到了,然后就挨個吆喝搶到紅包的出來說話。那潛水的人你說你不想出來你就別搶了唄,偏偏還有愛財不愛說的,別說發紅包的了,就連我們看的都覺得不爽。
還有在群里求投票的,搞得你不投吧給人留下沒有愛心、人情冷漠的壞印象;你投吧,這一天天的都成負擔了!有的投票之前還得關注相應的公眾號,弄得手機里滿滿登登的,沒公布結果之前還不能取消關注!更有甚者還要你的姓名和手機號,這信息輕輕松松的就透漏出去了。所以真不愿看到有投票的請求。
前幾天同事沙姐姐征求我同意后把我拉進了她的有著兩百多人的意向群里。這個群的主旨是傳播心理知識、家庭親子教育以及個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經驗分享,我覺得還挺有意義的,而且群主很負責任,不許任何形式的廣告、投票、紅包鏈接等內容發布到群里來,如有就會把他請出去。我加入進去后很快就發現通信錄里有新成員,有加我私聊的請求,一看這兩個人都是意向群里的成員,就通過了,誰想到這兩人一個是賣書的,一個是賣保健品的,然后我的朋友圈里就是他們鋪天蓋地的賣東西的廣告。對于朋友圈里的微商我的觀點是不屏蔽不拉黑,因為說不定我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會有相關的需求,但是你最好別無休止地要求我給你轉發和宣傳,因為我不想我的朋友們討厭我!雖然朋友圈里的微商們都和我文化程度一樣不高,但是最起碼的禮貌還是有的,因此盡管每天他們都刷屏更新廣告,也沒有被我拉黑的先例。偏偏那個賣書的,讓我由最初對他的尊敬到現在的拉黑。看他的介紹是某省的知名心理咨詢師,男性,中年人,自己出版了一本關于心理意向沙游的書。一天看他發的朋友圈寫到說有一個朋友問他為什么淪落到賣書了,做一小時咨詢都比賣書掙得多。他回答說他賣的是思想,收獲的是價值。我個人認為這是個文化人,不同于普通的微商,于是就在他的朋友圈點了贊‘愚者的思維怎么能理解智者的行為呢’。當時他回復我一個贊。誰知第二天就私聊我,問我是否對他的書感興趣,如感興趣只需發給他微信紅包45元錢他就會把書快遞給我。我說我有興趣看你的書,但是我沒有微信紅包,因為聽說要和銀行卡綁定,覺得不安全所以一直沒弄。我說的都是實話。他回復說遲早要學會的。我回復說:“這話有道理,今天太晚了,待我改日找人教教我,爭取早日拜讀您的大作。晚安。”本來我就是這樣打算的。誰知他沒了下文。我都和你說了晚安,出于禮貌,不管我買不買你的書都應該也道一聲晚安吧,可是我等了半天都沒有,接下來幾天一直沒動靜。這么不紳士又沒有耐心的一個男人!你憑什么打動我讓我買你的書呢!后來又有一個賣家具的成員向我發出了加私聊的申請,這次我有經驗了,設置了互相不看朋友圈,就沒有被騷擾。今天那個賣書的又發了幾條推廣動態,我狠狠心把他給拉黑了。
微信是個好的社交途徑,比電話和QQ更便捷,但是我也不想被它綁架了我的生活。我心疼應酬那些不必要的應酬所花費的時間。并不是那些時間能創造出什么價值來,而是我可以用那些時間來走走路、曬曬太陽、聞聞青草和野花的味道、做做家務、看看書寫寫字,過我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且越來越懂得自己的生活狀態如何都是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它并不總是像朋友圈里顯現的那么美好,也不總是那么糟糕透頂!生活,不管微信存在與否,它都會夜以繼日奔赴向前;而微信注定只是生活的調味劑,對此調料的味道喜濃喜淡,還是把調料當作主料那都全憑個人好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