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女那伽
很久以前,看過一部恐怖片,忘記叫什么了。電影中的小男孩有著陰陽眼,能夠看到鬼魂。可男孩的媽媽不相信,反而認為兒子有問題。到最后,媽媽終于理解并接受了兒子的這種特異功能,并且,兒子還告訴她一個她曾問過母親的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小男孩見到外婆的鬼魂說的。那個答案是:“每一天。”
答案很簡單,可問題是什么呢?男孩的媽媽小時候,問過自己的母親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她的媽媽一直沒有給過她答案。這讓她糾結了很多年,直到自己的兒子用特異功能幫她問到了答案。那個問題就是:“我有沒有讓你感到過驕傲?”
微信朋友圈,還有網上許多社交圈都有不少愛曬自家娃的媽媽們。不只是曬,還有的只要有人的情況下,就夸自家孩子。孩子越小,夸和曬的越多。
有初為人母的新奇,也有為爭面子或者確實為孩子感到自豪的心思。只是,大部分人,在孩子逐漸長大之后,便不再夸贊了,特別是在孩子面前。
豆瓣上,有個“父母皆禍害”小組,小組成員都是吐槽對父母的各種不滿。有的比較輕微,有的,則恨不得父母即刻消失。
在眾多吐槽中,很多都是抱怨父母“對我不滿意”,總是挑剔的。那么多孩子,在有了自主意識之后,在開始對自己價值評估之時,被父母批判得抬不起頭來。
做得好了是應該,做得不好,馬上就是迎頭痛擊。在父母那里,似乎我們總是很少感覺到他們有對我們滿意的時候。
上中小學的時候,挑剔我們某科成績太差,得加把勁;上大學的時候,挑剔我們亂花錢;畢業后,挑剔我們不好好找工作,總是跳槽,讓他們覺得不安穩;工作幾年后,又開始挑剔我們怎么還不找對象;有了對象之后,挑剔對象這不行,那不好,總之不符合他們心目中的要求……更不用說,再之后的催婚、催生孩子,各種催促,各種指責。
在父母面前,我們小時候經濟不獨立,沒有反抗能力。長大后,開始自己工作賺錢,卻好像還是抵擋不住來自父母的聲聲責備。好像,我們做什么都不對,都不行,無論什么時候,都離不開他們手把手的指導,否則生活就會一團糟,這輩子就會毀了。
于是,有很多孩子們,離開家鄉,遠離父母。口頭上,好像是不在乎父母對自己的批判了,也不受父母控制。可是心里呢?還是渴望得到父母肯定的吧。無論是那些憋著一股勁兒,一定要闖出點名堂來的各種漂們,還是最終向生活妥協,過著平凡生活的人,都希望聽到父母那一句“我為你感到驕傲。”
記得第一次聽到筷子兄弟的《父親》這首歌時,立刻就被其中一句打動了“我是你的驕傲嗎?還在為我而擔心嗎?你心愛的孩子啊,長大了!”
我不是明星,沒有發財,沒有任何耀眼的地方。在千千萬萬奔流的人中,我只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個,做著平凡的工作,為心中微末的夢想而悄悄努力。我不知道是不是能夠最終登上耀眼的舞臺,不知道是不是一輩子都這樣平凡,可還是很想問問父母:我是你的驕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