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天天盼望過新年,因為新年最讓人開心的事之一就是穿新衣。
每年媽媽都會給我們做一身新衣服,可是一人一身哦,現在想想她真是偉大。
不過那個時候幾乎不買衣服的,家家都是自己做。過年的新衣從秋后就要開始著手了,衲鞋底是最耗工時的,秋收后的下雨天二嬸三娘的便聚在一起一邊拉呱一邊做活,厚厚的鞋底要一針一線的衲。
衲鞋底
衣服的工序也比較復雜,不像現在有現成的面料,而是靠木制的織布機織出來的粗布,布質細密但粗糙,裁制出來的衣服也硬實。
織布機
記得讀幼兒園時,我媽還在機關工廠工作,能弄到些洋布,再加上她審美眼光還不錯,每次我們姊妹幾個穿出去總能引來眾多夸贊。其實她還有一個討巧的辦法,給我們每人外面罩一個白色的圍兜,顯得干凈利索,記得上面還繡著“幼苗”兩字,在當時看來既可愛又時尚。
幼兒園照片
據我媽說,當時的衣服大都是晚上等我們睡著了,在煤油燈下縫出來的,隱約中記得我們都睡一覺醒來她還在做針線活。
后來家里有了縫紉機,那便是我媽的第二車間,從衣服褲子到帽子手套,她都會幫我們做,特別是過年從來沒有少過。
大年三十晚上,就把珍藏了許久的衣服放在床邊上,等著第二天快些到來,一般都是很早醒來,看誰先穿好,然后出來比一比誰最漂亮。
衣服都是好看的,但是一般新衲好的布鞋是很硬的,通常都把腳趾夾的很痛,走路不太舒服,盡管這樣但是年年如此,這種痛也便成了年的組成部分了。
現在的衣服面料樣式繁多,衣櫥里也裝滿了各式各樣的,但是每年過年還是會給自己和家人置辦一身過年的衣服來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