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走進大山,不僅可以享受森林浴,周圍的環境也涼爽了許多。這是許多人喜愛的休閑活動。但是,不要以為山上平坦涼爽就不會中暑。中暑除了輕微的肌肉疼痛、痙攣、頭痛和嘔吐外,如果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昏厥、意識模糊和全身痙攣。專家指出,爬山是一項非常容易中暑的運動,因此在運動前和運動中預防中暑非常重要。
爬山容易中暑有三個原因。
不僅容易缺水,還容易消耗體力。
1:體溫有上升趨勢。
爬山是長期持續的活動,所以無論如何體溫都會升高。夏天爬山的話,林帶可能通風不好,濕度大,脊線會因為沒有辦法遮陽而直接暴曬。環境因素是需要注意的一個環節。
2:調節體溫的必要水分容易不足。
爬山時,你需要爬上斜坡。當活動劇烈時,呼吸的次數也會增加。除了出汗,人的水分也會通過呼吸排出。此外,由于擔心爬山時背包太重,很多人會控制自己攜帶的水量,或者因為不容易找到廁所而限制供水,這可能會導致水量不足。
3:爬山是一項相當費力的運動。
負重爬山需要很長時間。如果以“體重(kg) ×動作時間(h) × 5kcal”來計算登山消耗的熱量,以體重50kg,背著4kg背包的人為例。如果他們攀登4個小時,他們將消耗1080卡路里。由于爬山是一項消耗體力的運動,我們應該更加注意身體狀況的變化。
因為攀巖容易中暑,所以攀巖前、攀巖中、攀巖后都有不同的處理不適的方法。此外,由于爬山后容易“鐵腿”,如果人們擔心肌肉酸痛,也有必要放松。
預防爬山中暑,在從事之前就要做好出發的準備。水分和防曬霜缺一不可。
如果你想爬山,你應該在去之前通過“熱適應”來適應炎熱,這可以調節體溫和體液的平衡,塑造一個不容易中暑的身體。爬山前可以走1周進行訓練。除了散步,也可以通過拉伸、洗澡和出汗來適應炎熱。
除了熱適應,睡眠不足也容易引起不適。爬山前一天晚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并注意以下注意事項:
選擇涼爽的時間開始:10 ~ 14點是陽光強烈照射的時間。為了減少在太陽下暴曬的時間,建議在氣溫回升前出門。
事先補充水分:由于可以想象爬山時可能會出現水分不足的情況,所以可以在早餐時多攝入200~500ml的水分。
除了以上事項,爬山前別忘了吃好早餐,可以補充體力,讓大腦和身體切換到活動模式。早餐可以減輕疲勞,提高運動成績。糖在體內可以很快被消化。需要立即使用能量時,應以糖類食物為主要補充。
所以登山的早餐不必太復雜,以糖為主要成分的吐司片就可以配果醬吃。如果想提高耐力,可以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代替果醬,在吐司中加入煎蛋、煎培根、芝士片等配料,做成三明治。
同時登山時要注意補充水分,攜帶營養食物,避免礦物質缺乏。人們在爬山時口渴之前應該補充水分。脫水量可以用“5×重量(kg)×時間(h)”的公式換算,至少要補充掉失去的70-80%的水分。
在這里,小編建議:中等強度運動每30分鐘補充水分,高強度運動每15分鐘補充水分,每小時補充2 ~ 4杯240ml開水,防止脫水。如果有熱損傷的跡象(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應迅速離開高溫環境,盡量用水擦拭身體,或吹吹風降低體溫。
此外,攀爬時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感覺累之前先休息一下:提前15分鐘決定休息一下,之后就可以補水了。
2.脫下衣服調節體溫:開始攀爬前覺得冷可以穿外套,但開始攀爬后覺得熱就不要再忍耐了,不然體力會逐漸消磨。登山前要假設天氣可能會變熱,并采用多層次的服裝,或通過卷起袖子、解開扣子來調節體溫。
3.穿吸汗、速干、排汗的衣服:如果棉質衣服被汗水浸濕,很難晾干,反而會使身體發冷,造成體溫過低的風險。
4.戴帽子避免陽光直射頭皮:在高處或山脊等陽光強烈的地方,如果頭皮受到陽光直射,可能會超過40度,可以戴帽子做好預防措施。如果你感覺熱空氣開始在你的頭上堆積,你感到熱,你可以摘下你的帽子,讓熱空氣消散。
5.攜帶涼爽的東西:使用濕毛巾、灑水器等。,并在頸部血管上冰敷,降低體溫。
6.必要時還應服用食物等營養補充劑,補充爬山所需的營養,維持電解質平衡。爬山時每小時休息和進食是比較合適的頻率。因為爬山會消耗很多能量,吃液體食材(運動飲料粉、奶茶、可可粉、發泡錠等。)可以讓身體吸收更快。
7.爬山時還應及時通過食物補充鹽分。便于攜帶的旅行糧可以用肉干、干果、蘋果、橘子等準備。如出現頭暈、出冷汗、頭暈等癥狀,除了缺水外,也可能是還原糖引起的。這時候可以吃糖果或者流質食物補充營養。
小編建議可以用四個原則來選擇攀巖的食物:
1.高熱量、高營養:補充足夠的能量,如堅果、葡萄干。
2.易于消化吸收:快速補充能量,如吐司、蘇打餅干等。
3.即食,易保存:方便且不易變質,如即食鹵蛋、即食牛筋等。
4.重量輕體積小:奶粉
PS:爬山后別忘了補充營養和充足睡眠,通過拉伸和熱敷避免鐵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