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的問題種種。初為人母的女性,在歷經十月懷胎的堅辛,一朝分娩撕心裂肺的痛楚,甚至剖腹的恐懼后,終于迎來了新的生命。家庭是美滿的,母親是幸福的,但是經歷過分娩后,她們的體力已經消耗怠盡,身體機能需慢慢恢復,務必要保證一段時間靜養,俗稱坐月子。
坐月子有老一輩的經驗傳承,也有新時代月嫂機構的科學理念。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圍繞著產婦,寶寶,哺乳,各種觀點互相交匯,有時候甚至會出現一些爭吵。
“坐月子"的坐字就體現了產婦的活動規矩,除了必須的上廁所等行為以外,其余時間都要在床上靜養,如果有條件的話,吃飯也要在床上進行。這對時尚的年輕媽媽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寶媽與母親,婆婆就可能產生一些矛盾,實際上大家各讓一步,多靜養少活動,保持心態平和,對所有人都有益。
再談一談產婦日常的一些行為,少看書,電視,手機等,這是為了保護視力;食物必須要軟,有一定油性,好消化,忌涼性,辛辣,鹽份過多,這是為保護產婦的腸胃系統及母乳的質量;忌用涼水洗漱,見涼風,這是為了保護關節;產婦忌操心過多,忌生氣,這是為了保證母乳的質量,等等……很多要求看起來有點不通情理,但我認為只要不是特別難達到,還是按要求做到比較好!
新的生命,保證了一個家庭的傳承,給家庭所有成員帶來了欣喜與希望,但育寶的道路千辛萬難,需夫妻雙方同舟共濟才能健康,平安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