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盼望著快快長大,長大后期盼時間啊時間你慢一點吧!
人們吶,總是如此矛盾的過一生。
部門新來的實習生是00后,剛開始的幾天每天都對著他感嘆,你好小啊,年輕真好!
小伙伴每次都回答,不小了不小了。
他的回答讓我想起以前的自己也是總覺得自己長大了,現在卻開始以自己年紀還小來抵觸各種親朋好友的催婚催嫁。
昨天年報發布會場外和一位小朋友蕩秋千,問她幾歲了,她說:我今年兩歲半了,
情不自禁:哇,兩歲半,好小好可愛
小朋友一臉認真:我已經長大了
我忍俊不禁:“不要急著長大,長大不好玩哦”
曾經作為少年的我們一定無從知曉成年后會如此的不愿意長大。
我好奇那個曾經少年的自己在那個歲月思考什么?那個時候的自己喜歡什么?
星期五下班張江高科5號口有個中年男子在賣唱,經過耳畔的音樂并不熟悉,只是莫名的覺得作為步履匆匆的我們特別對不起他的緩緩淺唱,他臉上的表情似乎流露著對大家行色匆匆的疑惑。
我想我們中的大多數也不曉得自己為何如此匆忙,忙著追逐著我們看不清的物質和所謂的夢想。
作為其中之一的我,忙碌的好長一段時間甚至都覺得自己已經嫁給了工作,直到今年年初體檢報告上體重的下滑,越加覺得工作真的很傷身體,內心開始矛盾起來,高興體重的下降又揪心工作上的不停歇。因此,停下來去思考,慢下來去溝通有關未來的種種,有關舍不得的種種,有關自己的種種。
越長大越排斥來自他人所謂的“為你好”,只有自己才清楚了解什么才是為自己好。漸漸的我對于他人的生活方式、成長模式、選擇方式不再加以評判,盡管鮮少有人是可以沿著那個最適合自己的軌跡走下去。
越長大越排斥曾經那個懂事的自己,后來我又發現,每個人都存在懂事與不懂事的兩個時期,只是先后出現的順序不一致罷了,而我明顯是伴著懂事長大,作為乖乖女長大,作為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可是長大后開始討厭懂事的自己,一度覺得自己很獨立很自主,可是慢下來思考卻發現自己與自主擦了邊、擦肩而過而已。
越長大越厭倦來他人自以為是的預設,比如我聽到的:
“你們家女兒肯定十八歲不到就跟別人跑了”
“你只是現在還沒有男朋友,不然早跑了”
“現在還不嫁人,再過幾年就會后悔”
盡管我知道眾多預設中是來自上一輩人好心奉勸,但其中也不乏無關緊要之人的隨口說說。內心極度排斥無關緊要的隨口說說,別人的人生無需你掛齒,更何況是說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語,子非魚焉知魚之所想,慶幸自己是個內心強大的妹紙,他人的言語向來是從兩耳路過,隨風飄散。
但是但是,內心脆弱的妹紙怎么辦?
聽說有很多妹紙受不了親朋好友的各種催促草草與大家眼中門當戶對的男子結婚,這個妹紙婚后生活如何無從知曉,只是這樣的結局總讓我覺得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
先前聽到一個傳說,上古時候人類是圓形的,有四只手四條腿,宙斯諸神怕人類太過強大威脅到他們于是將這個圓形的人類一分為二,男女有別。
? ? ? ? ? ? ? ? ? ? ?(哈哈,上古時候的圓人)
因此有一個說法這一分為二的男女便是是彼此的靈魂伴侶。
傳說終歸是傳說,只能聽聽瞎說說。
但是我們的人生不能聽聽瞎說說。
我在想那個曾經少年的自己知道長大后會被催婚催嫁,我一定不愿意長大。
緣分從來就不是以被催促的方式出現,否則財迷油鹽里的浪漫會被徹底打翻。
在我看來婚姻從來就是不是未來生活的唯一方式,并不是自己有多清高,要求又有多高,能夠遇到臭味相投那一半圓形固然幸運,遇不到是常態,硬扯一個人日久生情搭伙過日子于我應該是一件很難為情的事情。
(一個人也可以享用來自財迷油鹽的小浪漫)
當內心想要控訴的事情越來越多,我愈加覺得自己內心處在不健康的狀態,明知道往下走的那個軌跡不見得自己會歡喜,但是告訴自己2017年注定是改變的一年,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那個曾經是少年的你,一定不知道長大后會如此的言不由衷,如若知道了,大概會不知道該如何長大吧!
不喜歡去走鋪好的路,并非自己有多好強,是因為自私的不愿意麻煩任何人,只愿意自己對自己負責。
唯有自己給自己的,拿著才舒服,走著才舒坦。
如果喜歡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苦瓜的世界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