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原創,引用或轉貼請私信。
介紹
我剛認識小蘭的時候,她3歲的兒子皮皮一點蔬菜也不吃。小蘭列出了兒子認為不可食用的清單給我看:肉類(但香腸除外);一切糊狀的食物(土豆泥、水果泥、米粥);還有一切綠色的東西。為了吃的問題,媽媽和兒子斗智斗勇,每天的飯桌充滿了火藥味。小蘭對我說:“我和丈夫已經殫精竭智、無計可施了。”
我于是向她建議按照本書中的方法對皮皮進行品嘗接受訓練。一個多月之后,皮皮的飲食習慣有了戲劇化的變化。他開始喜歡上了以前碰都不碰的食物,像豆子、橙子、葡萄柚(紅肉橙子),甚至菠菜。效果更顯著的是,皮皮的小妹妹,由于自從嬰兒時期就開始了品嘗訓練,現在能高興的吃下媽媽給的所有食物。從小蘭給我的反饋說:“這些進步都是得益于品嘗訓練,現在我們全家的飲食習慣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什么是品嘗接受訓練,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品嘗訓練是一項針對各年齡段孩子們的手把手的、互動的飲食訓練。我們會主要用游戲和有益有趣的活動來幫助孩子去喜歡健康的飲食。就像我們教育小孩子們穿衣穿鞋、讀書識字一樣,形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孩子們需要好好學習的。首先,孩子們從嬰幼兒時候就應盡可能去熟悉不同的味道。這不僅能幫助孩子更好的開發大腦、認識世界,也同時潛移默化的向孩子輸出了這樣的信息“不同的味道是這么好玩,我要嘗試更多的味道。”最終的目標就是,我們的孩子們能夠主動地去接觸多樣并健康的食物;孩子們形成了自主、定時、定量吃東西的“生物鐘”;孩子們增長了有關植物、動物、食品方面的知識,開拓了視野,增強了動手能力,同時也能了解媽媽每天準備食物的辛苦。孩子能健康成長,也是家長們最大的愿望。
品嘗訓練是近些年西方國家在兒童營養衛生領域新發展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它能結合不同國家的傳統飲食習慣,幫助孩子盡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目前,這套方法已經在北美、一些歐洲國家(法國、意大利)和日本推廣應用。
這套方法是建立在科學家和教育學家近20年間的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研究人員以不同途徑對各年齡兒童群體進行品嘗實驗。最終的實驗結果表明: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去激勵孩子們去喜歡嘗試新的食物,甚至于喜歡上某些他們最初反感的食物。進一步,特殊的訓練技巧還能提高孩子對新食物的興趣,去主動接受新食物。另外,孩子們越早接受訓練就會越快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時,研究的數據還表明,品嘗訓練的結果還要好于當前流行的以營養配餐為重點的飲食衛生理論。
我家的故事:“治療”偏食
我為什么對孩子吃東西的事知道的這么多呢?原因是我本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并且這兩個小家伙早先都有偏食的問題;我同時又是一個幼兒園主和兒童飲食的研究人員。因此,我對解決孩子們的吃飯問題有著“特殊的”愛好。當我們全家移民到美國之后,因為飲食結構的差別,我們家的食譜最初變成只吃大量的面食(面條、面包、面餅、餅干)。那時開始,我們居住的地區開始推廣品嘗接受訓練,包括在家里和學校。我的兩個孩子得到了我在這本書中所描述的飲食教育。在一年之內,這兩個孩子(5歲與2歲)就能接受并喜歡上了種類豐富得多的食物。比如:國人常吃的菠菜、白菜、胡蘿卜,和洋人常吃的沙拉、西蘭花、羽衣甘藍。
這件事觸動了我,因為它改變了我整個家庭的飲食習慣。并且激勵著我要把我的經驗向我的祖國的媽媽們分享。
那么,我的家庭能從品嘗接受訓練中獲益嗎?
請先來看看你是不是經常有以下的問題:
我想讓孩子營養均衡,能夠飯桌上所有的菜都能夠吃一點,但不知道該怎么做?
我想讓孩子多吃點,并且什么都吃,但我又不想強迫他/她,也不想嘮叨,賄賂,哀求孩子。
我按照孩子長身體的要求每天為孩子準備了定量的蔬菜和水果,但是孩子總是不配合吃完。
我的孩子只吃有限的幾種食物,對新的食物堅決“抵制”。
我每天做飯的時候都得準備好幾種:大人吃的、老大吃的、老二吃的。不厭其煩。
孩子不喜歡吃我按照“兒童健康食譜”來準備的食物。
我每天一想到孩子吃飯的事情就頭痛。
如果以上情況有一種以上適合你,那我相信你就能從這本書介紹的方法中得到益處(幫助)。
品嘗接受訓練是如何工作的?
這個訓練有一個目標:就是幫助你的孩子去享受健康的飲食習慣。常見的家長們的慣性思維是:孩子的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是天生的,難道還能改變?
但同時我們又經常聽到家長抱怨:“我的孩子太挑嘴了!”
實際上,孩子們經過后天的正確引導,會吃的更好、能更早的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品嘗接受訓練以三種基本的活動內容為基礎(游戲、原汁原味的食譜、養成正確的飲食規律)。我們將按照下面的要素為指導,有機的安排各種活動的順序。并且貫徹始終的是隨時明確:如何作(訓練)、什么時機作(訓練)、每次訓練的目的是什么。
關鍵1:解釋了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抵觸心理去接受新的食物
關鍵2:揭示了如何使用共同購物等方式,使健康的食品對孩子更有吸引力的
關鍵3:幫助你的家庭進一步優化健康的飲食規律和習慣
關鍵4:介紹一些餐桌上的魔術,通過規矩和禮儀讓孩子(大人)都主動按時就餐,并能一直保持待在餐桌吃完飯。
關鍵5:解釋如何“避免”專門準備兒童餐
關鍵6: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有熱情參與準備食物,無論是在購買、制定菜譜、準備食材和制作的過程中,更多的給孩子機會參與。家長的態度、激勵,讓孩子與晚餐更加“親密無間”。
關鍵7: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態,克服孩子飲食問題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