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有感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或者苦惱:讀書時成績很好,常常第一名、第二名,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別人問你一段文中的句子、段落時,你卻答不上來,以至于你都會自我懷疑,之前不是明明背得很熟練、背得很準確嗎?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或者苦惱:讀那本書、看那個電視劇、觀看那個電影時,明明為了主人公的經歷而傷心不已,落下的淚比主人公還要多,而過了一段時間之后,當別人問起時,你竟然連那個讓你傷心的故事都記不起一二,以至于你懷疑,到底當時是為了什么而那么傷心地哭泣?
不知道,你是否更有這樣的困惑或者苦惱:為了工作專門閱讀了一本專業書籍,當時看的時候很是理解,也對觀點很是認同,而當別人問起你,這本書里面哪些點更吸引你時,你卻用盡洪荒之力搜尋腦海中的記憶,卻只能想起一星半點,大多數,甚至是當時讀的時候印象深刻的內容大都想不起來了?以至于你都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讀過這本書?
如果,你也有和我一樣的困惑或苦惱;
如果,你也希望和我一樣擁有記得住的能力;
如果,你也想做一個侃侃而談,對于自己讀過的、看過的東西都能如數家珍,能印象深刻地記在自己腦子里,并隨時被自己調取的人,
那么,請和我一起來讀這本書吧——《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里面的核心觀點是:讀書,并做讀書筆記!
通過讀書筆記來將讀過的書變為精神財富,讓書中內容變為自己智慧財產的重要一環。為我所用是根本!
這本書教會我們“為什么要記讀書筆記?”“讀書筆記記什么?”“怎么記讀書筆記?”
為什么要記讀書筆記?
在回答為什么要記讀書筆記之前,我也想講一講,為什么讀書?讀書是為了完善自己!簡書上“霖曦_”也提出,“讀書的目的,不在于量和多,而在于質和精,認真讀一本書,明白其想說的內容,繼而吸收其思想和精華,最后再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才算是將一本書讀完了”。感覺之前自己讀過的書都還給了作者,就是因為沒有把這些書籍內化為東西。而做好讀書筆記恰恰能夠幫助自己實現這一點。
做好讀書筆記,不僅會讓自己對書中的內容印象更加深刻,學習、吸收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智慧和語句,而且能徹底專注于“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讓自己擁有記得住的能力,并且讀書時獲得感想也正是原創思考的源泉,寫讀書筆記根本是為我所用。
“寫讀書筆記還可以鍛煉對文章結構的組織能力,提高思想輸出的質量,寫作技巧會得到大幅提升,所以寫讀書筆記是件一舉多得的事”。
寫讀書筆記的好處這么多,你是否也心動,想要開始實踐了呢?但是到底記什么和怎么記可是有技巧的喲,不是隨隨便便一記就好了!想要收獲更完美的人生,想要大幅度提升自己,請繼續往下看!
讀書筆記記什么?
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身邊永遠要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時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本書作者奧野宣之也提出:“養成不管是什么想法都立即寫下來的習慣。”
“用同一本筆記管理所有信息,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記錄、隨手記下的感想和新聞報道等內容中獲得靈感,找到更多想讀的書。另外,寫讀書筆記的時候,還可以參考筆記本里的書評、相關主題報道和過去寫過的感想,一連串的思考能更好地讓自己完成思想上的飛躍。”
他提到了將筆記本一元化的技巧:
l可以書寫任何內容
l按時間順序書寫
l附上日期
l靈活運用速記或略記
l可以粘貼
讀書筆記可以記任何東西,所思所想所贊嘆,都可以記錄下來,豐富自己的人生不是只有書中的內容!那么到底怎么記呢?是否只記錄書中的內容呢?接著繼續看!
怎么記讀書筆記?
作者介紹了“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和剪報式讀書筆記兩種方式。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是寫出來的讀書筆記,能夠幫助我們深刻吸收手中的內容,磨煉出更好的原創思考。內容包括:
◆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書名
◆作者名
◆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內容(摘抄),用“○”表示。
◆自己對這段內容的感想、問題、思想和表現力(評論),用“☆”表示。
每次換行都要留一行空白,每個段落之間留兩行空白。
將重點放在“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內容”和“寫主觀評論”上。
當然,對于不同的書籍,作者介紹了不同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方法:像“文件整理技巧”一類的純使用技巧書,可以不去摘抄,而是只標記“☆”并總結要點。如果是小說等休閑讀物,可以直接分條書寫自己對這本書的感想。
是不是感覺很實用,分分鐘都想實踐這種做法?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就非常動心,的的確確按照他介紹的方法進行了嘗試。在摘抄的同時,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在后面,回頭翻看時,的確當時讀書的內容和情景可以重現,還會引起我更多的思考。
剪報式讀書筆記是貼出來的筆記。
將書腰(裁剪后貼在筆記本上)、信息卡片(含書名、作者和出版社等基本信息)、書簽(書名旁邊貼上書簽很醒目)、書里的廣告、宣傳單等,還有書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頁復印下來,粘貼在筆記本上,這樣做出來的讀書筆記可讀性很強,再現性也很強,當時讀書的樣子都能更加清晰地浮現在自己眼前。
當然,做得這么漂亮、做得這么認真并不是為了束之高閣的,本書中一再強調的一個詞叫做“重讀筆記!”
在固定場景中重讀筆記,在生活中設定“重讀筆記時間”,比如睡覺前、晚飯后;
養成重讀的習慣,盡量量化重讀頻率,比如一周一次或三天一次,把重讀計劃寫在日歷或筆記本里,提醒自己,通過重讀為思想增色,讓自己在不斷地回想中迸發出更好的原創思想。
在閱讀書籍中,看到作者將自己的企劃案都以列表的形式保存在電腦里,我自己也想到了一個好的點子,就是將自己平時工作中撰寫的文章都打印出來,貼在筆記本里,做成列表,時間長了,前后對比,就可以比較自己是否有進步,這個方法是不是也很實用,你GET了嗎?
作者對于記讀書筆記,也講到了通過讀書來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就是“只用三本書提高工作能力”,這跟我最近在簡書上看到的“鼴鼠的土豆”寫的《直接提高溝通能力的四本書》、《直接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三本書》、《直接提高自學能力的二本書》、《直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四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本書中介紹了將三本書讀完,摘抄并記下自己的感想,然后對三本書進行比較,進而提升自己!瞬間感覺自己需要提升的還有很多、很多,在自我提升的路上,我需要找對方法,不斷賣力!你呢?
書中還介紹了讓讀書體驗更充實的19個技巧,我也覺得超級實用,想分享給大家:
?不依賴網絡,多用參考書
?多讀百科全書
?通過訂閱來提醒自己,比如各種訂閱雜志、報紙等
?書店里不只有新書舊書,還會有意外發現
?由淺入深吃透難懂圖書,可以用漫畫版、圖解版等等
?把書堆成山,讀書不再難
?把名著放在枕邊
?常帶三本書同時閱讀,隨心情轉換閱讀的書(太實用了!)
?在家里的每個角落放慢書(中秋節,在家里將書架進行了重新安排,臥室、客廳、書房都有書架了,隨手可以觸摸到書,這個我很喜歡!)
?去掉外封,讓讀書變得輕松
?雜志要邊撕邊讀,隨手帶撕下來的部分即可
?不要小看的有聲學問,現在很多啊,喜馬拉雅、羅輯思維、阿基米德等等
?準備一支你想珍藏的鋼筆,給自己一點儀式感
?名言要貼在顯眼處
?讀后感從摘抄開始
?用復印機讓讀書更方便,將書評復印下來、將書中重要內容復印下來,放進筆記本
?用“獨創版權頁”記錄書的履歷(購買書店、購買日期、閱讀結束日期、標記結束日期、制作讀書筆記日期),瞬間感覺對書產生了感情,這里面的日期讓自己不斷回想起當時的心情和當時的故事~
?書與筆記交叉使用,讀書筆記寫好了記得復印一份放進書里哦~書中有筆記,筆記里有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想看,是不是印象更加深刻了呢?
?書架是讀書生活的基地,這點我非常認同!
書中還有很多很好的內容,沒有辦法一一羅列,期待著你打開書,認真地閱讀,并認真地記錄,相信,你也和我一樣,感激遇到這樣一本書,甚至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拿起書、讀起來,并做讀書筆記吧!從此,你的人生將會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