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來的時候,又想起了我的母親,母親走了半月有余,竟然一次也沒有走進我的夢中,“想見音容云萬里,思聽教誨月三更”,不覺淚水已連連,母親!是我不夠孝順嗎?還是我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為什么一次也不光顧我的夢境?您不知道我非常的想念你嗎?
母親的童年
母親的童年是不幸的,在她五歲的時候,外祖母去世,這成了母親一生的痛,在她生病的日子里,追憶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母親幾度哽咽失聲。
母親是幸運的,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和哥哥姐姐相依為命,雖然沒有母愛的陪伴,但是卻有姐姐哥哥的悉心照料,童年是無憂無慮、天真爛漫了。
母親聰慧好學,最少應該是上到了小學三年級。我開始上學的時候,母親還可以對我進行輔導,大部分的字母親是可以認得的,簡單的數學運算,母親也是極為熟練。
母親和本家的弟兄們、姊妹們相處的極為和諧,這從我記事起,跟隨母親的省親歷程可以窺見一斑。
嫁入趙家
雷家有女初長成,“婚姻二字,媒妁之言”,十八歲上,經人說媒,母親嫁到趙家,開始了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的生活。
當時家有奶奶、父親、大伯,和母親一共家有四口。我老家和二爺家在一起的,我爺爺是老大,是個老實人,太爺爺、太奶奶喜歡二爺多一點,人心一偏就容易出問題,再加上我爺爺去世早,家里總是烽煙不斷,嫁入趙家的母親沒有享受新婚的快樂,便被迅速地卷入了家族的紛爭之中。多兒多女也成為了家庭的期盼!
生兒育兒
1965年大哥出生,取名林峰,意為林縣的先鋒;1968年二哥出生,取名春峰,意為春天的先鋒;1970年三哥出生,取名海峰;1974年我出生,取名海軍。十年之間,母親經歷了四次十月懷胎的歷程,經受了四次分娩的痛苦,把我們哥四個帶到了人世間,每當我生日的時候總是要給母親打一個電話,想想母親賜予我們生命,真的是居功至偉!
母親一直想有一個女兒,總覺得男孩子沒有女孩子偎貼, 計劃生育的實施終是未能如愿。這件事在我十歲多的時候還發生過,當時下燕科一戶人家從外地領來一個小姑娘,想在本地找一戶人家。我還和父親、母親一同去看過,也沒有下定決心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
1997年,大姨家的二姐生了一個二姑娘,想找一戶人家,問了母親,也沒有把事情定下來。至此,母親和女兒無緣。想來她老人家也是為了我們,為了我們的幸福,為了大家庭的幸福,而舍棄了自己的幸福,由此也造就了母親一生的第二個痛。
鬧心的我
我是家中的老幺,“天下老的向小的”,我是幸運的,我吃母親的奶直吃到五歲的光景,想想我和母親真的是血脈相連,而且聯系的那么深,從母親身上我得到了那么多、那么多,而自己卻回報的那么少、那么少,怎能不叫我抱憾終生!
小時候,母親做的飯菜最香,母親做的衣服最合體,母親做的鞋最合腳,連冬天我都是躺在母親的腳下,因為那里最暖和。放學回家,一進家門,總是大聲的呼喊著“娘,我回來了!”得到娘的許可后,拿上吃的心安理得的玩耍去;娘不在家,總要挨家挨戶的去找,直到找到為止,有時候還找的兩眼淚汪汪。娘就是家,是我生命最溫馨的地方!
小時候,我是一個“費”孩子,身體不是太好,自己又好瘋跑,汗經風一吹,晚上回家就是高燒不退,好說胡話,讓母親為我那個提心吊膽!整個晚上守護在我的身旁,為我毛巾敷頭,為我擦酒精,愁眉不展,直到我病情好轉,母親才會由陰轉晴!那些年,母親為我操碎了心!
記得又一次我和本家的妹子生過氣,不敢回家,獨自躺到麥田里,體味著孤獨、害怕的味道,傍晚時分,傳來了母親一聲聲“四兒”的呼喚,我就是不敢吭聲。暮色四合時分,大家終于找到我,母親一把把我摟在懷里,放聲哭起來! 后來,還陸陸續續干過一些惹氣招非的事,母親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消弭于無形!極力地保護了我的自信心,營造了我多姿多彩的童年!母親就是我的花折傘,為我遮風、為我擋雨,為我提供了優越的成長空間!
每當做錯事的時候,母親總是說服、教育我,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挽回我迷失的心靈。母親的博大胸懷,母親的寬慰育人,鋪就了我人格成長的康莊大道。
善良樸實勤勞
母親一生與人為善,喜歡獨處,不喜多語,不論他人是非。從不與人高聲言語,與鄉鄰和睦相處,與親戚禮數相待,熱心助人,遇到社會上弱勢群體,總是端飯送水,竭盡全力相幫。
小時候跟隨母親一起上田間地頭,參加加大生產運動。曾經一起追母親到仙巖拾過麥穗,上樹打過核桃,溜過紅薯、柿子,上山摘過花椒,上樹窩過綠蓮子,在打麥場上打麥子。還是前十年的光景,母親在機器旁裝麥子,由于特別忙,母親的手一下子碰到高速選裝的皮帶輪上,一下子把手弄得血肉橫飛,好在沒有什么嚴重后果。我受罪的母親哪!
在勞動中,母親是一把好手,往往是丟了耙子抓掃帚。回到家,其他人在歇著,母親又忙著張羅飯菜:燒火、切菜、洗碗、搟面條,忙得不亦樂乎。做飯在前、吃飯在后,吃了飯又要刷鍋、洗碗,而我們卻休息去了!
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我總是盡力的幫助母親,極力的效仿母親,學會了炒菜、搟面條、烙餅等做飯功夫,學會了自食其力,我應該感謝母親的教誨!
每次離開家去外地上學,母親都要備足干糧,親自把我送到路口,叮囑的話說上一遍又一遍,慈愛的眼神一次又一次的在我的身上撫摸著,少不更事的我不耐煩的應付著。現在想來那盈盈的關心,濃濃的愛意已然化作了海市蜃樓,再也不會來了!歉疚的心情如潮水般涌來,酸酸的淚水奪眶而出!
娶妻生子
我家出生貧農,父母白手起家,勤儉節約。小時候別人的孩子有的我們都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也有,優越的環境中,我們走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眼看孩子一個個長大,到了結婚的年齡,結婚的費用像一個大大的磐石一次又一次壓在父母的肩上,從從東家到西家,從前村到后村,親戚走遍了,錢借遍了,好話說遍了,求爺爺、告奶奶的錢借夠了,終于可以辦事了。
多少次深夜醒來,聽到父母的唉聲嘆氣,多少次看到母親的愁眉苦臉,多少次看到皺紋一道又一道爬上母親的臉頰,多少次看到母親在油燈下紡花織布,但是我們又能為母親分擔什么呢?
積勞成疾,母親在四十三歲上得了一場大病,輸液、針灸、熬藥都用上了,幸好有任村醫院的名醫就診,母親得以痊愈,但從此卻烙下了睡眠不好的根。
母親的病
長期不眠的困擾,家庭瑣事的煎熬,積勞成疾,2013年7月23日,不堪重負的母親病倒了,在林州市人民醫院住了半個月,于8月6日出院;8月17日犯病,住到了安陽地區醫院,住院半個月,于8月31日出院,出院的母親手腳已不是那么靈便;10月14日母親第三次犯病,住到安陽地醫院,病得厲害,左邊手和腿受到明顯的制約,腦部有一道血管被阻,且細不能達支架,說話有點顛三倒四,喝水就嗆,能看得起來,母親非常的著急,常常暗自垂淚,精神脆弱的像個孩子。
10月底回到家,讓母親住到了林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進行了為期近4個月的理療。2014年的3月份,重新回到二院進行康復,于4月15日回到老家。雖是經常回家探看,但畢竟路途遙遠,次數上較少。清晰地記得那一次暑期回家,我給母親在洗著腳,母親用右手為我擦著汗,盡管母親的意識不是那么的清晰,盡管她的手不是那么的得心應手,但是這一個畫面永遠的映在了我的心中!人間真愛,乾坤永存!
2014年的9月22日,給父母在縣城租了房間,便于我們常去探看,一天、兩天,我總要去探望一次,母親的腳步已經變的拖了起來。期間,我開車帶了父母去石板巖郊游;推著母親到人民公園觀光;推著母親到人民廣場駐足;為父母洗衣、做飯;為母親包餃子、拉面條、炒菜。累并快樂著,度過了和父母親在一起最舒心的時光。
最后的歲月
母親于農歷年前的臘月十六回家,春節在家過,中間我們回去探望自不必說,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是母親的最后一個春節。
正月十五我是陪伴母親在家中度過的,正月二十四我也是陪伴母親在家中度過的,母親帶著哭腔抱怨我:“也不知道回家來看看我”,誰知道這是母親生前對我說的最后一句話!這一句話竟成為了母親留給我的絕唱!
二月二,是星期天,想來母親一直是老樣子,隨登山隊一起登了四方腦,誰知這一次竟成了我的千古遺憾!
星期一,3月24日的凌晨零點30分,父親打來電話說母親得了重病,慌忙中我幾次都沒有拉開燈,起床、下樓、開車、叫上二哥三哥,回到家1點30分,母親已然是人事不省,醫生判斷可能是煤氣中毒。第二天到中心醫院確診為腦出血,急轉珍安陽人民醫院,在重癥室外,醫生給我們講的很詳細:1、母親年紀大了。2、出血量大。3、血管基礎不好。做手術有可能下不了手術臺,我的淚水呀!一次次奪眶而出,這等于給母親判了死刑!40分鐘后,決定回家去,我可憐的娘親,讓她回到家鄉的山山水水中吧!
回家后,經歷了輸液、尿床、輸液、發高燒、不尿的過程,母親一直在急促的呼吸,3月26日農歷二月初七凌晨12點10分,母親艱難的閉上了雙眼,離開了她眷戀的世界!離開了愛他的子女們!
母親走的清清爽爽,不拖累我們任何時間!留給我們盡孝的時間微乎其微!甚至不耽擱孫子們上學的時間(出殯的當天是星期六,復三是星期日)!娘親啊!您讓我們做子女的情何以堪呀!
這就是我們的娘親,勤勞、善良、樸素、堅強,永遠活在我心中的娘親!
給母親做了一七、二七,馬上三七了,母親走了快二十天了,感覺母親一直在我身邊,始終在守護著我,用慈祥的眼睛凝望著我!寫文于此,淚水不斷,謹以此文,懷念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