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珍惜我的負面情緒

心理學中對“痛”有很深入的研究。在我接觸心理學之前,也總是覺得“痛”是壞的,“快樂”是好的。所以,我們努力追求快樂,拒絕痛苦——這難道不是人生終極奧秘嗎?

痛是壞的,所以愧疚、消極、郁悶、悲觀……這些負面情緒都是壞的。我要的是舒服、開心、高興、享受這些好的情緒。所以,不光是我,你看就是那些心理學雜志上都會寫上《如何避免負面情緒》。你看,所有人都告訴我這些負面情緒是要被避免的呢。

我就這樣生活著,追尋大家對我的贊美,追尋別人對我的歆羨,追尋眼前的快樂,追尋欲望被滿足的享受。直到……一直到,我感受不到快樂。我做了應該快樂的事,但是我已經失去感受快樂的能力。我一直對別人暗示我的能力多強,在別人對我的差別待遇中,我覺得索然無味;我一直告訴別人我學歷不錯,在別人的表揚中,我覺得內心空虛;我不停一邊刷手機看電影看微信,但是我感受不到原先覺得很開心的笑話還有什么好笑的;我不停在淘寶搜尋漂亮的衣服美好的鞋子,總覺得我就是獨獨缺了模特身上的衣模特身上的鞋,但是除了快遞收貨那一刻的激動,開箱之后就丟之棄置。這些不都是我想要的嗎?這些不都是大家想要的嗎?為什么我快樂的感覺閾限越來越低,越來越無法感知快樂的感受?

直到,直到我重新感受痛苦、內疚、悲觀和消極的情緒。

太陽總會升起,月亮也會出來。事物會有兩面,陰陽會有兩極。為什么我們接受白天和黑夜,就不接受情緒有正面的還有負面的情緒呢?黑夜和白天一樣蘊含巨大的能量,我不需要總是光明,我需要黑夜讓我的身體休息。正如不需要總是激情狂歡和高昂,我需要平靜安穩和柔和。

有研究表明,人類受益于蔬菜并不僅僅是因為蔬菜中的維生素纖維,把這些營養元素提取出來給病人,并沒有發現病人有什么好轉,反而會使得病情惡化。之后有研究指出,蔬菜對人類最大的益處是蔬菜含有微量毒素,正是這些毒素提高身體免疫力,激活身體細胞。(觀點來自于《輕斷食》)同樣,人類不需要總是飽的狀態,適當的饑餓能夠增強身體活力。總是飽的狀態只會給你帶來脂肪肝和肥胖癥。

所有事物因為彼此而存在,高低彼此相依,有高才有低;上下彼此依存,有上才有下;左右彼此相擁,有左才有右,反之亦然。所以,有正負彼此照應,有負才有正。有負面情緒才有正面情緒。

心理學中說痛覺是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他是一種信號作用,告訴我們需要自我保護了。如果一個人沒有痛覺,那是多么可怕。世上不是沒有這樣的人,他應該是世上最快樂的不是嗎?但是他很快就死于感染。沒有痛的信號,他無法保護自己的生命。世上還有另外一種人,生下來感知不到光明,充斥了家庭和身體的各種悲劇中,但是他堅強地活下來。前者,看起來是我們追尋的人,但是我相信他身體感受不到痛苦所以也沒有舒服可言,這就是事物的兩面,沒有彼就沒有此。后者,如佛陀,經歷極端得苦楚,才能感知更高層次的快樂。這是我們無法體會的,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那樣的悲傷。

正念理念中最好的,使我受益最多的觀點是:好好觀察,好好感受,不要試圖改變。他就在那里。所以,為什么極端追求快樂,進而摒棄痛苦。為什么總要遠離悲傷,親近愉悅。當然,當然正面情緒使我們的感受頗佳,趨利避害人之常情。誰也不想刻意受到傷害,感受痛苦。那么,當痛苦來臨時,好好感受他吧。別往里他也是我們身體感受的重要部分,重要到與快樂并肩。

好好珍惜負面情緒,當他來臨如黑夜降臨,感受他要表達的內容,我們在此中修習。對負面情緒地包容就不會讓我們彷徨和害怕,不會因為他本身的降臨而感到悲痛。如果我們每天對黑夜感到拒絕,那是多么可怕的循環。負面情緒要告訴我們,我們多么愛那個人,要好好珍惜與他相處的每一刻;負面情緒告訴我們,現在我們的感受不好,需要表達憤怒,我們有權利對不滿的事物生氣。負面情緒告訴我們,我們的自身的觀念可能需要再學習,我們要好好看看他們,看看自己。

好好珍惜我的這些負面情緒,就像我想要追尋的正面情緒一樣,真正的幸福一定包含對負面情緒的包容和感受。我熱愛白天的激情,我同樣熱愛黑夜的靜謐。我熱愛我自己的每一種情緒,我要好好感受他們,關照他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