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其人及其對學派的影響
個人分析沒有3年的底蘊會很難看懂拉康的著作,特別是論文。在這種難懂的敘事方式上,要找到一種橋梁,才可以深度的理解拉康。
當一個分析家發現分析者超越了個人能力時,就會出現一種困難的局面,感覺分析不下去了。
拉康早年的努力,融合了非精神分析知識范圍內的知識,比如他學習中文,學習了孟子和禪宗的思想,這給中國精神分析可以很好的嫁接到拉康派提供了基礎橋梁。
在長達10年的一個拉鋸中,主流派的IPA不認可早期的拉康,不認可他是一個督導分析家,從主流正派上就排斥他。
有一些備受爭議的事情發生在拉康晚年時期,使得拉康派內幕產生了分裂,人們對拉康本人非議剖多。
當組織趨于穩定的時候,會缺失創造力。
拉康派的男性分析師,癌癥率很高,還有一個就是自殺率較高。
拉康認為:符號是跨越時代的強調,雖然在不同的時間里,有不同的解讀,但是始終存在核心的相似的價值。
一個分析家就是一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論點,一個人的進一步的探索,就是一個隨時準備去死的人。
拉康派發展了不同的流派,例如與傳統的方向合流,向科學方向合流,向哲學合流,向宗教合流。
人生是否堅強,死支撐著生
———————拉康個人色彩對學派的影響————————以上-------------------
拉康派特別強調打破自戀,但是拉康派自己就很自戀。
在我國的體系里孟子和禪宗,拉康做了很多借鑒。而其他的精神分析理論都不具備這個理論。
中國的傳統是知識必須呈現給實踐的傳統。中國的價值重建是可以借鑒拉康的鏈接,現在國學熱恰恰是這樣一個惡性的發展。
拉康派給出了一個制高點。
拉康派和其他流派的關系
精神分析為何分裂這么多的派別?CAPA體系
最大的區別:推進和簡化的差別
精神分析主流一直在尋求臨床的標準化模式,而拉康派一直在做臨床上的實踐,缺乏標準化。
1. 文化上:主流是一個隱退的姿態;而拉康派是一個介入的特征,這個與中國文化比較貼切。
2.欲望上的區別:拉康對欲望的定義就是性欲望,是對弗洛伊德的性欲觀點進行了一個回歸,重新定位。而主流精神分析在探索中,在原理上拋棄了性欲理論。
3. 精神病上的區分:拉康派是由精神病入手的,而其他的由神經癥入手。
拉康總體來說 對榮格是個批判的態度,拉康認為榮格不叫精神分析了,是另外一條道路。而我們認為他們都是精神分析,2次的大分裂,讓精神分析在全球范圍內衰弱了。
現實中的精神分析一直處在危機中,除了中國,在其他地方精神分析都進入了一種危機狀態。
這里有一個宗門概念,要進入到精神分析就要進一個宗門,這是一個嚴格的,漫長的,基礎的一個體會過程,是對你人格的一個重新構造。
催眠是我們內心的一個基本機制,是內含于精神分析的。
人本主義本來就不是一個獨立的流派,就是精神分析簡化的一個結果,將里面正能量的東西提出來。人本主義其實是一個偽概念,都是精神分析內部的概念,只不過是一個另一個命名。他給精神分析和現實的一個對接,有 很多結果就是團體心理治療。
后人本是另一個發展結果,精神分析和宗教進行了合流—靈修。
我們不評判這個好不好,這就是一個客觀存在。靈修和后人本衡量了精神分析的邊界。
你要想在心理學這個范疇走的足夠遠,你一定會遇到拉康。
大神!等我來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