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解讀《紅樓夢》第五回,說為什么十二金釵的判詞要把林黛玉和薛寶釵放在一起。大意是說林和薛分別代表了兩種美好的生命形態,二者結合才是寶玉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當決定跟一個人結婚的時候,其實對另外一個可能就是遺憾。對此深表贊同。
? ? ? 還記得張愛玲關于紅玫瑰和白玫瑰的經典語錄么?“一個男人的一輩子都有這樣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了,紅的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紅玫瑰和白玫瑰也代表的是兩種美好的生命形態吧?
? ? ? 又想到魯迅和許廣平,在《兩地書》中展現的是瑣瑣碎碎的溫情和美麗,溫暖了多少心靈。可是結婚后的許廣平在每天的勞碌雞毛蒜皮的計較中,在照顧象大爺一樣的魯迅(飯都要她端到房里吃,不跟她一起吃飯)時,在她挺著大肚去送他的女學生時,她后悔么?原諒我小人之心了。
? ? ? 一個人生命中總會有對美的追求,而美的對象那么多,沒有很多人有“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的決絕,更多的人都是在惆悵猶豫。
? ? ? 一個人生命中總要面臨人生的分岔路口,大多數人沒有一條道走到黑的義無反顧。而大多都是“選擇一條路,然后懷念著另一條路”。
? ? ? 一個人生命中總會有對感情的渴望和面對現實的無奈,大多數人都沒能遭逢自己預測的愛情,或者不夠浪漫,或者不夠激烈,或者不夠長久,或者沒能在一起。。。。。。所以我們會懷念另一種可能,如果夠浪漫,如果夠激烈,如果夠長久,如果在一起。。。。。。
? ? ? 得不到的最美,不及的夢最美,想象的最美,缺憾的最美。所以維斷臂的維納斯才成了美的藝術之神。
? ? ? 靜言思之,其實都一樣,結果都是一樣的。人只要有選擇,就一定會有遺憾。有所取,就有所舍。有所得,就有所失。
? ? ? 人生正是有這許多的遺憾,所以才有了繼續往前的理由,有了追求的意義,有了對美的渴望及創造。。。。。。
? ? ? 所以《紅樓夢》一彎殘夢映古今,張愛玲一番解讀成經典,《兩地書》一腔柔情化鐵骨。有遺憾,就有了刻骨銘心,有遺憾就有了柔腸百結,有遺憾就有了青史留名。
? ? ? 什么都完美,還活個什么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