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看到一篇"超美敦煌,北京鄉下一座小廟對外開放了"的文章,才知道西郊翠微山上藏著一座明朝皇家寺院,其中珍藏著的壁畫可以和敦煌及永樂宮的媲美。。。趁著回國度假,約上好友一起參觀了經五百多年歲月侵蝕卻依舊令人驚艷的法海寺壁畫。
從城里去法海寺要經過磨式口大街,這條橫貫東西的馬路曾是京西古道從京師通往塞外的必經之路,按老舍先生小說寫的,當年祥子就是從這里帶回了三頭駱駝。。。如今的古道已不聞駝鈴多年,馬路卻因兩旁興起的各類商鋪變得狹窄和雜亂,往來車輛有時得相互謙讓才能通過,好在出行那天不是周末,沒有塞車,很快就到了法海寺山門外的停車場,不遠處依山而建紅墻黃瓦的法海寺清晰可見。
去之前做了功課,法海寺是由明英宗朱祁鎮的近侍伺禮監太監李童倡議修建的具有密宗特色的禪宗寺院,始建于明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歷時五年完工。明英宗敕賜"法海禪寺",意為“佛法無邊,浩瀚如海”。不過我們現如今看到的扁額上那四個大字為趙樸初先生所題寫。
法海寺四進院落坐北朝南依山勢層疊而上,中軸線上依次是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和藏經樓,享譽盛名的壁畫就隱秘在大雄寶殿之內。
? ? ? ? ? ? ? ? ? ? ? ? 法海寺布局圖
進大雄寶殿需要購買一百元通票,如果對壁畫真跡不感興趣二十元的普票即可游覽寺院。藥師殿里有珂羅版壁畫復制品,供游人拍照留念。為保護壁畫真跡,大雄寶殿內不允許拍照,每天進殿的人數也是有限制的。網上看從六月一號開始要預約才能參觀壁畫真跡,也不知情況是否真實。? ? ?
參觀壁畫是有時間段的,沒趕上當天第一組,等待的時候順便參觀了寺院。
大雄寶殿門口有兩棵白皮松,起初猜想只是古樹而已,后來得知這是法海寺五絕之一,北京城絕找不出第二對這樣的千年白皮松!據說有植物學家測定樹齡或許超過一千五百歲,沒有考證,但千歲是有了,時光如梭,這對白皮松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雨,也見證了法海寺的興盛,衰敗,磨難和重建。
法海寺是相對新的旅游點,非常清凈和整潔,沒有鼎沸的人聲,沒有繚繞的香火,經過了磨石口大街的嘈雜,感嘆咫尺之內能有這么一方凈土真是難得,頗有大隱隱于市的感覺。
院內有兩座石碑,其一是當時禮部尚書所撰<<敕賜法海禪寺碑記>>,記述了法海寺的地理位置及寺院情況。
? ? ? ? ? ? ? ? ? ? ? ?
走進迦蘭堂,看到關于壁畫的簡單介紹: 壁畫采用天然礦物研磨而成的顏料和植物顏料繪制而成。繪畫技巧上繼承并發展了唐宋時期重彩畫法。特別出名的是兩種用金方法,"瀝粉堆金和"勾金",無論采用哪一種,畫師都要反復疊染或暈染,所以當你近距離觀察時就會發現金彩輪廓線具有浮雕般的立體效果。? ? ? ? ?
右翼的側殿有少許文物展出,也非常精美。
? ? ? ?
青銅大鐘高接近二米,凝重厚實,鑄造精良。銅鐘上部鑄有經文咒題,下部鑄有《波羅密多心經》、《金剛經》等,鐘體內壁鑄有25組漢字題名的梵文經文,鐘身內外鑄字超過六千。。。可惜我對此一無所知,只看出字形端莊古樸,紋飾生動典雅,大鐘是法海寺五絕之一,是很有研究價值的藝術品。
看到這里,有工作人員招呼大家說可以參觀大雄寶殿了,再過幾分鐘就真的能看到壁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