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上一篇關于活用目標管理的認知升級篇(Why)講述了為什么目標管理找準一件事做就夠了,此篇將對黃金思維圈中的“How\What”進一步陳述個人成長導師(亦是幸福進化俱樂部創始人)的易仁永澄老師的線上課程《找準一件事持續做下去》內容,用一個方法五個原則幫助大家找到最重要的事情,并運用PORT工具提升目標達成率,即找到結果——分析本質原因——有策略式的努力,實現超車成長。
閱讀此篇前,還請讀者們清楚另一個前提:
“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難度很大,有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但即使找不到,也不妨礙我們把手頭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過好每一天,沒有做牛人或偉人的優勢的話,先做個快樂的凡人可行?
一、抓手思維:如何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How)
1.一個方法
多想、多問一步,通過以問題作為成長推力,期待作為導向,不斷推問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要做什么,一直推導到無法再推問為終止,再作最后分析,重新規劃路徑。
2.五大原則
(1)價值原則:思考做的事對別人有什么價值,而不是光想著對自己有什么價值,貢獻不是犧牲是投資,站在價值交換節點使得交換更有價值;
(2)認知深度原則:未來社會,認知能力是一個職場人的核心競爭力;就像此次課程,本篇輸出筆記的很多內容,其實根本內容都是關于認知;
(3)能力圈原則:我選擇要做的事情,是否是在自己的能力圈?
怎樣確定自己的能力圈:事情搞多就容易掉坑,分析自己的能力圈到底是什么?列出5、6件你特別得意的事,找共性的能力,列出非常清晰的能力邊界:1至10是指做的優秀程度,而0到1才是完全不會到會,而那些“0”,就可以暫定為一個人清晰的能力邊界;
(4)邊際效應原則:能否產生復利?邊際成本會不會持續遞減?投入成本后的變現的能力如何?
(5)黑天鵝原則:在真實的世界里,如何用非連續性幫助自己更好地成長,躍遷——如在潛能訓練營,如何和不同的人產生鏈接,產生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每個人都是被他人影響的,要找到優質外力被影響。
二、怎樣利用工具提升目標達成率(What)
執行行動A前,應用管理者思考工具----PORT模型,先問四個問題:
1.目的(Purpose):做A的目的是什么?
2.目標(Goal):做A要達到什么目標?
3.成果(Result):做A的過程中要完成什么成果?
4.任務(Task):做A需分列哪些任務?
舉個例子:如成為簡書簽約作者僅僅是依靠寫嗎?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寫?關鍵實施要點是什么?先看需要什么?哪些資源可以幫助實現目標?可以用別的方式嗎?
反思自我:
自己一直的執行力都算可以,但設定成長目標這件事上并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在深度思考這件事上,接下來,要挪出整段時間推問出目標,再更有策略的行動。找到高概率正確的一件事,持續做下去,耐心等待一記好球。
延伸閱讀:
劉未鵬著《暗時間》(豆瓣介紹頁)
永澄老師后宮團的chen整理的永澄大大YCMentor公號內容索引(被細心又認真的chen吸引到的,可以關注她的簡書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