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討厭之前公司的女老板。
我討厭她的吹毛求疵、討厭她的處女座潔癖、更討厭她每次生氣都會用臺灣腔說一句:“小姐!你是怎么搞的”
她讓我做一份會議紀要,我充滿信心的花了一個小時做完遞給她,本以為她會夸我幾句,沒想到,她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藐視的說,“小姐,你到底會不會做記錄”。
當時,真想重重的回她一句,“老鴇,我不會!”
真不明白臺灣人,為什么那么喜歡喊人家“小姐”,動不動就喊小姐,小姐,我本來挺單純的一人,硬是被洗腦的,一聽到人家說“小姐”我就立刻低頭不敢看人。
而現在,就是這樣一個讓我討厭至極的女魔頭,我真的想特別謝謝她。因為我終懂得,討厭一個人,只因自己不夠好。
我變成了曾經“討厭”的人
離開這家公司后,在家帶了一年的寶寶,前幾天剛剛找到一份文案策劃的工作。
剛上班的第一天,上司讓我設計一份活動征集的表格。不管他是不是有心考驗我還是怎樣,我都挺自信的,因為這點活,在之前公司簡直就是太小的事情。
從字體大小、間距、行寬、頁面預覽效果,到最后打印出來用裁紙機把白邊修剪掉,在用別針分別歸類,用了大概十分鐘左右。
一個男同事實在看不下去了,說“你隨便裁一下不就行了,弄那么好看干什么。”
我當時心里一驚,感覺他好像之前的自己。
細節會拉開差距
當時的我,也特別不能理解,為什么:
她要每天要化一個小時的妝容,衣服從來不超過二天就要更換,即使是冬天。
對待廢紙,她會把它裁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后用一個漂亮的夾子夾起來,當草稿紙。
比起這些,她對于表格、PPT、文字這塊的要求更是幾近完美。
小到每一張圖片的分辨率大到字體行距,甚至一頁紙兩邊的間距多出一厘米,她都會斤斤計較。
當時真的被她折磨的要瘋了,一度想要辭職。
但時間久了,我就發現自己也愛上了這樣的工作方式。
發出去的每一封郵件,每一句微信,每一個公告,怎樣排版更好看,怎樣讓文字變得更簡單,標點符號有沒有出錯,還有沒有更好的語言,這些像是一個個闖關游戲讓人欲罷不能。
大概,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見一個女魔頭,但愿我們既能成為她,而又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