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作為一種保持精神健康的方法,就像食物的營養一樣重要。
從2016年4月開始堅持每天閱讀1-3小時至今。
2017,共閱讀98本書;購買紙書68本;書評38篇;記錄243個想法。
我的記錄2017讀書記錄:
卡夫卡說:
“我們應該只讀那些咬傷我們、刺痛我們的書。所謂書,必須是砍向我們內心冰封的大海的斧頭。”
我說,是喚醒回憶、引起好奇、指導行動、逼迫思考、激發探索的書。
以下是我2017年精選的書籍推薦:
歷史·文化
《文學回憶錄》
木心 口述 / 陳丹青 筆錄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豆瓣評分:9.2
好書好比好電影,導演拋出問題。合格的觀影者帶著問題,在電影結束后就開始思考 。
32小時閱讀,800讀書筆記。
木心緩緩道來世界文學的歷史和作家、畫家、藝術家的故事。
延伸閱讀 :木心:什么是三觀?(點擊藍字即可閱讀)
文學 | 評論
《小說的藝術》
米蘭·昆德拉 / 董強 / 上海譯文出版社 / 2014-6
豆瓣評分:9.3
一個小說家是如何看小說?尤其是像米蘭昆德拉這樣的小說家?
昆德拉的小說可以畫出清楚的以“七”為基礎的建筑結構技術圖,巧妙的運用復調結構,配合內在樂曲的速度,以黑色幽默書寫著人間的愛與性,歷史與政治,存在與沖突。
米蘭·昆德拉關于“小說是什么”的想法。
《為什么讀經典》
伊塔洛·卡爾維諾 / 黃燦然 / 譯林出版社
豆瓣評分:8.2
經典是那些“重讀”而不是“正在讀” 的書,它帶來“寶貴的經驗” 產生某種特殊影響;
經典是那些引導你“發現”、獨特、新穎、總是另人意想不到的書;
經典是你不能對它保持不聞不問、在反對它的過程中確立你自己的書。
延伸閱讀 :
卡爾維諾:14條定義告訴你什么是經典書籍?(點擊藍字即可閱讀)
卡爾維諾的經典藏書室(上)?(點擊藍字即可閱讀)
社科·心理
《認知心理學-心智、研究與你的生活》?
E. Bruce Goldstein / 張明? /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2015-2
豆瓣評分:9.2
本書從認知心理學和腦科學基礎知識入手,詳細介紹了知覺、注意、記憶、知識、表象、語言、問題解決以及邏輯和決策過程等領域的認知心理學研究。
將各種經典實驗范式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結合在一起,全面呈現了認知心理學這一充滿魅力的學科。尤其強調將所學與現實生活及切身體驗聯系起來,精心設計了諸多環節:
● 以日常生活中的實例開啟各章的論述。
● 40多個簡單易行的“演示實驗”,讓讀者在親身體驗中學習。
● 27個“研究方法”專欄,強調認知心理學研究采用的精巧方法。
● 在“思考”部分介紹與各章相關的前沿研究或者存在爭議的研究。
● 更有“測一測”與“想一想”的問題,幫助讀者回顧并進一步思考所學內容。
● 在“知識擴展”部分介紹更多有趣的研究課題。
《潛意識與心靈成長》?
榮格(JungC. G. )等 / 張月 / 譯林出版社 / 2014-3
豆瓣評分:9.2
譯林出版社的榮格作品集系列之一。
關于潛意識,象征,原型和夢。
帶你探究夢境、潛意識及精神分析法的奧秘 。
社科 | 互聯網
《系統之美》
德內拉?梅多斯 / 邱昭良 / 浙江人民出版社
豆瓣評分:8.2
世界上最偉大的系統思考大師之一,師從系統動力學創始人杰伊?福瑞斯特,是知名的“世界模型Ⅲ”主創人員,也是 “學習型組織之父”、《第五項修煉》作者彼得?圣吉的老師。
《系統之美》是一本簡明扼要的系統思考入門指南,也是認識復雜動態系統的有力工具,幫助大家提高理解和分析身邊系統的能力。
任何系統,包括生物、經濟、社會,不允許多樣性和差異性的存在,從長期來看,將注定滅亡。在很多人看來,多樣性和差異性意味“失控”——讓一千種花朵自由綻放,誰喜歡這樣?還是更穩妥一點,把雜草除掉種上自己喜歡的花吧。很遺憾的告訴你:不能打破自己的慣性思維,放棄對范式的控制,即將來到的數字化時代將無法生存。
跟上節奏,與系統共舞。
文學·小說
《面紗》
毛姆 / 于大衛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16-4-1
豆瓣評分:9.2
毛姆的“人性三部曲”之首。
這本小說講述了愛情中的那些不美好:背叛、猜忌、報復。
還有我們終將面對的離別和自我救贖。
“你用面紗遮蔽他人的窺探,自己也難以一睹世界之真實。”
《堂吉訶德》
?塞萬提斯 / 楊絳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17-7
豆瓣評分:9.2
“我是曼查的騎士,名叫堂吉訶德。我的職責就是游歷四方,除暴安良,報仇雪恨。”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中所說的“受詆毀的塞萬提斯遺產。”
現實世界為什么看不到堂吉訶德?還是人們每天被眼花繚亂的東西擋住了眼睛所以看不到堂吉訶德的存在?或者是人們看見他了卻嘲笑他甚至因為他的愚蠢和愛幻想所以一起殺死了他?
堂吉訶德擁有極其珍貴的東西:他的性格。一個有性格人多有意思啊!這個世界正是因為有不同性格的人,我們才能發現更多人存在的可能性。請別做兇手或者是幫兇,身邊那些擁有自己性格勇于做自己的人,請別抹殺他們!
《悉達多》德國直譯版?
赫爾曼·黑塞 / 姜乙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17-1
豆瓣評分:9.2
佛陀“喬達摩悉達多”的故事。
一個探求的人,他一心探求,被目標所左右,而錯過了眼前的事物。而發現不同,發現意味著自由、敞開、全無目的。
推薦黑塞《悉達多》,17年德國直譯版。
《道林·格雷的畫像》?
奧斯卡·王爾德 / 孫宜學 / 浙江文藝出版社 / 2017-2-1
豆瓣評分:9.2
你愿意用靈魂換取青春嗎?
王爾德唯一的長篇小說《道林·雷格的畫像》,幾乎所有金句都出自這本書。
莎士比亞:
“就像悲傷的畫像,有臉,無心。”
繪本·童話
《生活三部曲:生活的樣子/美好的生活/生活的意味》
讓-克勞德·弗洛克 / 周克希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 2016-7
豆瓣評分:9.2
法國著名畫家讓-克勞德·弗洛克的《生活三部曲》系列繪本。
分別是《生活的樣子》、《美好的生活》、《生活的意味》。
一個爸爸一個女兒一只兔子組成一個家庭。
簡單又深刻的圖片和耐人尋味的文字。
生活是什么樣子?生活是一起認識世界,是幻想,是感受,是愛。
不忘記我們都是凡人,但也要相信奇跡。
延伸閱讀:急于生活,也忙著感受( 點擊藍字即可閱讀 )
《活了100萬次的貓》
佐野洋子 / 唐亞明 / 接力出版社 / 2004
豆瓣評分:8.9
有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它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
有100萬個人寵愛過它,有100萬個人在它死的時候哭過,可是它連一次也沒有哭過。
《夏洛的網》
E.B.White / 懷特 / 康馨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1979年
豆瓣評分:9.2
向全宇宙安利這本書。
這本童話位居“美國十佳兒童文學名著”中的首位。
中文唯一推薦的版本:康馨先生翻譯的1997版(已絕版,有pdf版本,可私信發送。)
建議直接閱讀英文版。
傳記·紀實
《鞋狗: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親筆自傳 》?
菲爾·奈特 / 毛大慶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2016-9-1
豆瓣評分:8.4
打破常規者,人恆敬之。
耐克僅僅用了18年,逆襲阿迪達斯,成為世界運動品牌第一。
這一切僅僅來自一個瘋狂的想法。實現這個想法的是一群“惡棍”,他們稱自己為鞋狗。
鞋狗們看不慣彼此,自以為是。他們唯一相同的是:同一個夢想。
懦夫從不啟程。
前進,別停下來,永遠不要停止。
《活出生命的意義》
?維克多·弗蘭克 / 呂娜 / 華夏出版社 / 2010
豆瓣評分:8.7
“苦難本身毫無意義,但我們可以通過對苦難的反應賦予其意義。”
作者通過在3年納粹集中營的生活,建議人們通過三種方式來發現生命的意義:
一、創造或從事實現自己價值的工作或事業
二、體驗愛與被愛
三、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積極的態度。
“人不應該去追問生命的意義,相反,他該認識到,他自己才是被生命詰問的人”。
藝術·生活
《藝術的故事》?
貢布里希 (Sir E.H.Gombrich) / 范景中 / 楊成凱 / 廣西美術出版社 / 2008-04
豆瓣評分:9.2
經典不解釋。
藝術有一項功能,即認知,以調動人感官的表現形式達到震撼和思考的效果。
所有的藝術皆無用,它的任務是喚醒沉睡的靈魂,通過它認識自己并完善自我的精神結構。
《 達·芬奇筆記(大開本精裝版)》
列奧納多·達·芬奇 著、[美] H·安娜·蘇 編 / 劉勇 /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2015-5
豆瓣評分:8.8
世界上最昂貴的書。
比爾·蓋茨在1994年以3080萬美元(人民幣約2億)拍下達芬奇72頁手稿。
比爾蓋茨認為物超所值,除了能帶來靈感外。
“它改變了我對事物的看法和思考角度。”
達·芬奇300幅手稿涉及:繪畫、人體、植物、地理、建筑、物理、天文、哲學。
影視·戲劇
《雕刻時光》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張曉東 / 南海出版公司 / 2016-5
豆瓣評分:9.5
他的電影宛如一個奇跡,他創造了嶄新的、忠于電影本性的語言,捕捉生命如鏡像、如同夢境。他并不詮釋什么,他只是一個觀察家,但他卻讓他的影像活動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格瑪?伯格曼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他一生都在雕刻時光。
塔可夫斯基說:
創作者最困難的,是創建自己獨特的觀念。天才是執著于自己的觀念、理念和原則,并嚴格遵守。絕不失去對自己理念和原則的掌控。
他在書中談光影的世界,談電影的形象和語言,談藝術的信念和理想,談藝術家的責任和使命。
他選擇表達的裁體是電影,把自己的思想雕刻在時光上。
《弗蘭西斯·培根: 感覺的邏輯》
吉爾·德勒茲 / 董強 / 理想國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2017-3
豆瓣評分:9.2
德勒茲最重要的美學文本之一。
在《弗朗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一書中德勒茲寫到一個概念:“視覺中的觸覺”。
線條,劃痕,吶喊,平涂,形象。
德勒茲認為:
視覺是一種“減法”
《設計中的設計》
原研哉 / 朱鍔 / 山東人民出版社
豆瓣評分:8.7
什么是能讓人記得的好設計?
原研哉在這本書中對喚起人們“踏雪的記憶”設計概念的闡述:
下了一個晚上的雪,第二天清晨醒來時,小學校園里,平坦的街道上,目光所及之處都落滿了雪,積雪鋪在那里,形成一個蓬松的白色平面,沒有人踩過的痕跡。這是我們對于足跡的最初的記憶。腳踩在松軟的雪地上,足跡變成半透明的冰滲透到黑色的泥土里,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腳印,讓觀眾們在觸摸到這種紙張的時候能夠喚起他們的腦海中曾經有過的記憶。
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能力。
好的設計不是用豪華去讓人傾倒,而是用簡約讓人著迷。
《演員的自我修養》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楊衍春 / 石文 / 何麗娟 / 楊衍春 審校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豆瓣評分:9.0
有趣到停不下來。快看完才知道作者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創立了世界戲劇表演三大體系之一。
這本“對話體”的“書” 它帶來的沖擊之大。
如果給這本巨著加關鍵詞,我會寫“天性” “情感” “體驗” “動作” “訓練” “邏輯” “交流” “記憶” “自然”“潛意識”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結尾寫到他在噩夢中的吶喊:
毀掉這一切,把書燒掉,放掉學生,不要讓無能的老師利用我的錯誤,救救我們的藝術,從所有的老師手里搶過我的書,告訴所有不幸的年輕演員忘掉一切從我那愚蠢的書上死記硬背的東西,讓他們像原來那樣學習。
向用一生探索藝術的偉大的人致敬 。